西藏班戈县门当乡持续推动文物保护事业
据悉,沙漠寺现存认证文物99件,实际件数123件,其中包括二级文物3件、三级文物38件、一般文物58件。
西藏安多:“阳光引擎”助力乡村振兴
据项目规划,电站将于2026年10月并网发电,年均发电量可达2.6亿度,每日连续发电16小时,可提升藏北电网供电能力约20万千瓦。
西藏尼玛:文部南村的致富密码
那仓卓姆庄园是一家集咖啡厅、藏餐厅于一体的藏式特色民宿,由当地村民卓玛经营,客房数量达24间。
那曲色尼区:藏北老年人的温馨家园
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美好愿景变成现实。
西藏嘉黎:当千年古道遇见新时代文化陈列馆
让嘉黎古道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光彩 。
西藏尼玛县:羌塘草原的“绒”耀故事
这场跨越4000公里的展示,不仅让羌塘匠心之作走向世界,更为尼玛县白绒产业品牌化、国际化提供平台。
西藏双湖:高原奶皂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手工羊奶皂”项目累计带动160人就业,设立了1个专业挤奶点和19个混合挤奶点,配备2名专职制皂人员。
西藏安多:创新保护传承模式让《格萨尔》史诗焕发新生
这种“政策引导+民间参与”的双向互动,为该县文化传承提供了坚实保障。
西藏申扎:现代化藏医院守护群众健康
心血管科主任次仁石塔介绍:“目前包括七十味珊瑚丸等64种藏药制剂已纳入医保目录,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用药负担。”
西藏申扎:东热村的幸福答卷
2002年,东热村率先成立牦牛短期育肥销售合作社,成为那曲市最早尝试该模式的村落之一。
纳木错的盛夏美景
夏日时节,纳木错湖水碧蓝、波光粼粼,美如画卷。
西藏斯定咔村:高原湖畔的美丽蝶变
斯定咔村美丽宜居项目的成功实施,为藏北高原乡村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经验,有力推动当地形成“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农村格局。
西藏申扎:调解纠纷的基层密码
“来扎”调解室也收获诸多荣誉,2020年获申扎县“金牌调解室”,2021年那曲市授牌,2023年更是拿到自治区“金牌调解室”称号。
西藏聂荣:从高原球馆看教育援藏
篮球兴趣小组老师旺扎说,“有了这个气膜球馆,缺氧问题不再是孩子们打球的负担了,今年我们还选拔球员去市里参加篮球比赛。”
西藏班戈打造文化新名片
这部融合史诗魅力与现代艺术表达的舞台剧,以格萨尔王时期的历史为背景,生动诠释各民族血脉相连的深厚情谊,以独特的文化感染力,让千年民族情谊在新时代焕发光彩,为雪域高原的文化繁荣注入新活力。
西藏班戈县非遗博物馆:让高原文明在历史与当下交响
班戈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尼玛卓嘎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展品,让观众感受到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共生。”
当惹雍错风光美
湖畔周围绿草如茵,生机盎然。
西藏安多:藏医诊所里的非遗“脉搏”
世界屋脊上书写着藏医药的新篇章。
西藏班戈县公安便民驿站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
从天津自驾到班戈县的游客蔡军夫妇说:“这是旅行多年遇到的最好营地之一,不仅提供免费的住房,还有人民警察带来的安全感。”
西藏安多:藏北大地上的文化新地标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
西藏聂荣:科技馆提升群众科学素质
自科技馆对外开放以来,已成为凝聚当地各族群众的崭新平台。
夏日色林错
入夏以来,色林错湛蓝深邃,景色十分怡人。色林错地处西藏自治区北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西藏第一大湖泊及我国第二大咸水湖。
“网聚乡情 产兴业旺”网络主题活动走进那曲市色尼区
“网聚乡情 产兴业旺”网络主题活动走进那曲市色尼区
西藏聂荣:多元经营合作社 拓宽群众致富路
在藏北草原上书写乡村振兴聂荣答卷。
夏日嘉乃玉错
盛夏,嘉乃玉错碧波荡漾,湖边处处绿意盎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宛如一幅色彩鲜明的水彩画。
“网聚乡情 产兴业旺”主题活动在西藏那曲市启动
共同见证藏北高原在新时代的华丽蝶变。
西藏那曲:冲新社区打造基层治理“连心桥”
让基层服务深入千家万户。
西藏那曲:让“草原资源”结出“共富果实”
大家一起建设一起奋斗。
那曲色尼:高原书店点亮雪域心灵灯
在藏北高原构筑了一处精神家园。
西藏那曲:光耀羌塘 电亮雪域
华电甘丹康桑120兆瓦保障性光储项目,是目前西南地区大型构网型光储电站,位于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西藏那曲市色尼区。
正在加载内容...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西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