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4800米的藏北高原,一座崭新的文化地标——安多唐古拉陈列馆静静矗立在唐古拉山脚下。这座整合原自驾营地、游客服务中心等旧有建筑改造而成的陈列馆,不仅承载着西藏那曲市安多县厚重的历史文化,也成为展示藏北发展变迁、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窗口。
图为陈列馆大厅(7月3日摄)。 新华网发 刘蒙青 摄
走进陈列馆,仿佛翻开了一部立体的人文“史诗”,从千年唐古拉的历史文脉,到“两路”精神的时代丰碑,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与祖国的血脉相连。
主题陈列馆内,“千年唐古拉”展区集中展示了藏北游牧文明的悠久历史;“江河承一脉”板块则用实物、影像生动呈现了西藏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发展历程。
图为“生态藏北 极地羌塘”部分展区(7月3日摄)。新华网发 刘蒙青 摄
安多县素有“西藏北大门”之称,青藏铁路、青藏公路等“五条生命线”穿境而过。这里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的传承之地。
图为青藏铁路历史文化展板(7月3日摄)。新华网发 刘蒙青 摄
在陈列馆墙面上,修筑青藏公路的军民并肩奋战的画面,与今日高原列车飞驰的影像形成鲜明对比。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诉说着藏北高原的发展变迁。
在文创展销馆,由当地牧民手工制作的牦牛绒制品、传统银饰等特色产品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这些产品不仅保留了传统工艺,还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讲解员介绍,“文创产品既传承了文化,又带动了群众增收。”
图为藏北游牧文化展板(7月3日摄)。新华网发 刘蒙青 摄
据悉,安多唐古拉陈列馆开放以来,已接待各族群众和游客上万人次,成为展示藏北发展成就、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刘蒙青)
【责任编辑:柑丹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