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山南市加查县,特色企业深深扎根沃土与群众之中,它们以文化传承为精神纽带,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支柱,以民族团结为鲜明底色,在守护独特资源、带动群众增收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用实干绘就出高原企业提质增效与各族群众同心共进的壮丽篇章。
图为加查县“达布”有机核桃油工厂。新华网发 赵萨 摄
加查县素有雪域“千年核桃之乡”的美誉,高山峡谷间遍布树龄超千年的原始野生核桃林,这一独特自然禀赋不仅孕育了享誉高原的优质核桃资源,更成为各民族群众携手致富的“共富果”。近年来,当地依托核桃资源优势,重点培育壮大核桃油产业,技术专家扎根田间地头,与种植户并肩攻关,共同优化核桃种植技术与古法榨油工艺,让“雪域珍果”的附加值大幅提升;在产销环节,运营团队分工协作,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将标注“加查印记”的有机核桃油从高原销往全国各大城市。如今,这瓶承载着千年种植文化的“长寿油”,不仅让各族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更成为拉近民族情感、促进民族交流的“连心油”。
图为加查县“达布”有机核桃油产品。新华网发 赵萨 摄
如果说核桃油产业是民族团结的“经济纽带”,那么非遗传承则成为文化交融的“精神桥梁”。成立于2014年的加查达布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由西藏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桑珠领衔,团队成员互帮互学、携手创新:汉族设计师融入现代审美改良传统木碗纹样,让千年技艺更贴合市场需求;藏族工匠倾囊相授古法木碗制作技艺,让传统匠心得以延续。加查县丰富的优质木材资源与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为木碗产业注入独特魅力,桑珠带领团队搭建的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网络,不仅让有着“英雄碗”美誉的达布木碗走进内地千家万户,更成为展示高原民族文化、促进跨民族交流的重要窗口。
图为西藏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桑珠讲解加查木碗。新华网发 赵萨 摄
为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各族群众,公司创新推行“公司+合作社”模式,广泛吸纳各民族群众参与木碗制作。在培训车间里,各族群众同堂学习、同台创作,在指尖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也让民族情感在朝夕相处中愈发深厚。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开展多场技能培训,帮助数百名各族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增收。走进达布木碗文化展厅,融合不同民族艺术风格的木碗作品同台陈列,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载体。此外,桑珠还带领企业积极开展跨民族公益帮扶活动,为各族困难群体送去生活物资与暖心关怀,用实际行动诠释“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发展理念。
图为工人制作达布木碗。(受访者供图)
从核桃油产业的协同发展到木碗技艺的跨民族传承,加查县的特色企业始终以产业为纽带,将民族团结融入发展血脉,在守护文化根脉、带动群众致富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未来,加查县将继续扶持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推动民族文化创新发展,以文化聚人心、以产业促团结,在推动县域经济振兴、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道路上,续写更加绚丽的高原华章。(赵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