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式”援藏人物志 | 高娜:守护跨越山海的生命承诺-新华网
新华社简介 新华网首页中国政府网 公司官网 新闻热线:0891-6282560 投稿邮箱:xhwxzpd@163.com
西藏频道 > 正文
2025 11/10 11:59:28

“组团式”援藏人物志 | 高娜:守护跨越山海的生命承诺

字体:

北京协和医院

第十批援藏医疗队

高娜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护师

在藏职务: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

援藏时间:2024年7月至今

早在十年前,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三病房护士长高娜就曾受邀进藏开展科研培训。那一周的难忘经历,让她深深感受到当地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渴望。从那时起,她就萌发了援藏的种子。2024年,高娜终于如愿成为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一年后又主动申请留任,加入第十一批。高娜说,“我想尽最大努力,为西藏同胞的健康和护理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初到拉萨,高娜面临着身体与意志的双重考验。她用三个词总结自己的援藏经历:成长、联结、敬畏。成长于挑战和突破,联结于患者和同事,敬畏于生命和高原。

高娜在重症监护室查看日喀则灾区转运伤者情况

为了打基础、利长远,高娜系统梳理了过去十年西藏护理工作发展脉络,总结了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护理专业发展成果,瞄准制度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安全四大方向,完善了管理规范、质量标准、临床专科和健康教育4大类、12项规章制度,修订实施《西藏自治区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管理手册》,使其成为全区7地市护理质控的通用规范标准。结合医院实际与日常工作中的短板弱项,高娜推动落实9个质控小组、6个专项小组工作,上线“全院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系统”,建立起闭环质量管理体系和全院不良事件分享预警机制,推进全院护理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高娜(左一)带领同事进行护理查房

援藏不仅是“输血”,更要“造血”,为助力高层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高娜积极推动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新成立心血管、血液净化、母婴三个专科基地,医院专科基地总数达10个,覆盖24个专业方向,全院专科护士占总护士人数33%。她聚焦护理管理、静脉治疗、伤口造口、血栓防治、老年康复等重点管理和关键技术领域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组织举办全区学术培训及协和-西藏学术沙龙14场,累计培训人数再创新高。2024至2025年,选派46名护理骨干赴北京、四川等地进修,多措并举提升专业人才能力素养。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召开国际护士节表彰大会

作为骨科护士长尼玛德吉的“师傅”,高娜将专业知识倾囊相授。两人首次建立了脊柱侧弯围术期护理流程,录制教学视频,完善骨科护理及健康教育规范,病房满意度跃居全院首位。高娜还带着徒弟尼玛德吉实现了科研创新“零突破”:成功申报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投稿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各1篇,设计6项护理用具,“稳髋防脱梯形枕”获2025年医院护理创新大赛一等奖。

悉心带教徒弟的同时,高娜同样高度重视全院护教研协同发展。指导3名护理骨干首次参加医院教学大赛,斩获多个奖项;指导手术室专科护士申报专利、院内课题、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举办全院创新大赛,挖掘出32项护理创新成果;开展“一科一品”活动,将科教创新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2025年,全院护理科研课题申报数量质量再上新台阶。

2025年1月7日,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高娜刚好在首次休假返京的航班上,在当日没有返程航班的情况下,第二天她便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义无反顾投入到救治重伤患者中。一位89岁的藏族奶奶多发骨折合并肺部感染、严重营养不良,高娜带领团队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帮助老人闯过难关。出院时,奶奶把高娜的手贴在自己额头上,用藏语说:“土其切(谢谢)。”这个动作,是藏族的最高礼节。

89岁的莫拉(奶奶)向高娜表示谢意

在自治区第十批援藏总结表彰大会上,高娜代表医疗队发言,她深情地说,“援藏不是终点,是一辈子的守望相助;奉献不是选择,而是融进血脉的担当。我愿以更持久的奋斗,守护这份跨越山海的生命承诺。”

【责任编辑:旦增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