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式”援藏人物志 | 任新瑜:显微镜里的大爱守望,协和病理的十年传承-新华网
新华社简介 新华网首页中国政府网 公司官网 新闻热线:0891-6282560 投稿邮箱:xhwxzpd@163.com
西藏频道 > 正文
2025 11/07 12:12:25

“组团式”援藏人物志 | 任新瑜:显微镜里的大爱守望,协和病理的十年传承

字体:

  2024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医师任新瑜接过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的接力棒,作为病理科连续十年援藏的第十棒,她在显微镜下续写了雪域高原“精准诊断”的生命答卷。一年来,她发出疑难病理报告3000余份,承担科室近四分之一的工作量,对全区5家医院的病理科进行现场质控督查指导,用专业与坚守为高原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

  精准诊断,填补高原病理技术空白

  一位14岁男孩因面部黑痣就诊,当地医院怀疑是恶性黑色素瘤。经过仔细研判,任新瑜推翻了原有诊断,确认只是含铁血黄素沉积。这个诊断让患者全家如释重负。  

  一年来,她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推动实现病理活检标本送检标签电子化,开展11项新技术,首次按照新版WHO疾病分类标准对垂体腺瘤分类诊断,首次诊断囊性中性粒细胞性乳腺炎、特殊基因改变的副神经节瘤、膀胱软斑病、鼻腔横纹肌肉瘤等疑难罕见病,纠正了多个病例的误诊。

  ▲任新瑜在办公室镜下阅片

  任新瑜的手机里存了大量疑难病理图片,却鲜有自己的照片。“每次抽丝剥茧找到病因,那种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这份对工作的热爱让她持续探索新领域,推动病理科与消化内科合作开展胃肠道早癌的规范化取材与病理诊断,首次开展胆道系统穿刺细胞学诊断,单次确诊率达95%;与整形外科合作开展Mohs手术术中冰冻;与妇科合作开展西藏地区首次子宫内膜癌微组织的病理诊断;与肾内科合作首次摸索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流程……一例胰腺粘液性肿瘤患者在多学科协作下得到了及时手术,免去了辗转内地求医的艰辛。精准病理诊断为实现“大病不出藏”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积水成渊,十年接力筑就亚专业体系

  ▲任新瑜(左)和徒弟王倩

  2024年是病理科医生接力援藏的第十年,任新瑜深感使命光荣。十年间,每一位援藏的病理科医生都带着亚专业而来。第十年,任新瑜带领徒弟王倩主攻乳腺亚专业,指导徒弟收获援藏基金1项、医科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1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参加胃早癌国际诊治交流会议并进行英文病例汇报,参加全国子宫内膜癌规范化诊断培训。  

  此外,任新瑜对科室人员分层带教,每天多头镜读片带教、每周科内多系统讲课、每月北京市读片会疑难病例带读,指导科室多人投稿全国病理年会。

  ▲任新瑜(右)在科内讲课

  任新瑜将导师刘彤华院士的传记赠予徒弟,希望“老协和扎实严谨、精益求精的精神在高原扎根”。年轻医师们在她的带领下,学习状态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徒弟王倩表示,“这一年我除了跟着老师学习新技术、新业务,更重点学习了特殊类型乳腺癌的诊断及化疗后评估。从取材到诊断,任老师都是手把手带教。”

  ▲任新瑜(中)在会议室多头镜下带教读片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罗含欢介绍,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十年来,病理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科室蜕变为连续获得先进集体的优秀科室,自己也有幸曾前往北京协和医院进修。“感恩北京协和医院10年倾情援藏的深情厚谊,老师们把先进的操作技术、科研理念、管理经验带到我们这里来,在精准诊断、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科研创新中,为西藏病理筑牢了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从左至右: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王倩主治医师、援藏主任任新瑜、主任罗含欢

  十年接力奋斗,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的检测项目从十几种发展到上百种,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蜕变。面对未来,任新瑜充满期待,“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柑丹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