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走进海拔4840米之上的银行网点-新华网
新华社简介 新华网首页中国政府网 公司官网 新闻热线:0891-6282560 投稿邮箱:xhwxzpd@163.com
西藏频道 > 正文
2025 08/27 17:40:01

在西藏,走进海拔4840米之上的银行网点

字体:

  开栏语:202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载风雨兼程,雪域高原实现了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新时代。2025年也是农业银行西藏分行分设成立30周年。一代代高原农行人扎根西藏、建设西藏,充分体现了国有大行的政治担当。本报报道组近日深入西藏拉萨、林芝、阿里、那曲等地,实地感受西藏自治区的发展变化、高海拔地区金融工作者的拼搏奉献,见证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在西藏的实践与成效。特推出“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从那曲草原出发,沿着青藏铁路线一路向南,历经约3小时的车程,在翻越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后,我们抵达了此行采访中海拔最高的银行网点——农业银行西藏拉萨当雄县纳木湖营业所,4840米的海拔让记者稍一走动便呼吸急促。

  ▲农行西藏当雄纳木湖营业所。

  这是一栋藏式风格的三层小楼,静静地矗立在小镇的主干道旁,面朝不远处的草原和大湖。整洁的营业大厅内,次仁多吉和白珍正在等候我们。他们脸上的微笑略带羞涩,却也亲切自然,一点也看不出高海拔带来的压力。  ▲纳木湖营业所主任次仁多吉(右)和员工白珍接受记者采访。  

  今年28岁的次仁多吉是纳木湖营业所主任。“农行营业所是纳木湖镇唯一的金融机构。纳木湖镇的1300多户农牧民是我们主要的服务对象。”帅气的次仁多吉边走边对记者介绍起纳木湖镇和营业所的发展情况。次仁多吉2019年进入农行工作,是营业所4名员工中的“老大哥”。  

  最晚入职营业所的白珍是名“00后”,文静、爱笑,去年9月入职,也是营业所唯一的女员工。

  “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海拔比这里低多了,但我喜欢纳木错,也喜欢这份工作。”白珍说。虽然刚来的时候“高反”比较明显,但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积极乐观的白珍已经适应了这里的高海拔气候环境。“每天在这里为农牧民服务,还有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我们营业所兑换零钱、办理挂失等业务,他们中有的会很惊讶,说没想到海拔这么高的地方还有个银行网点。”白珍很自豪,“听到这些话,我都会觉得工作特别有价值。”  

  走到营业室,雪白的墙壁上多面鲜红的锦旗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记者便询问次仁多吉与白珍其中的故事。  

  “这可是我们营业所最珍视的‘财富’,每一面背后都有故事。”次仁多吉说。

  “那你们讲讲!”

  ▲白珍向记者介绍锦旗的由来。

  “就说这个吧。”白珍指着墙上一面写着“为民排忧解难 为百姓办实事”的锦旗娓娓道来:  

  今年1月的一天,下着大雪,达布村村民其珠急匆匆地来到营业所申请贷款,他想赶在2025年纳木错开湖节前购买白牦牛,做旅游生意。虽然其珠住的地方已经封路,但“老主任”次仁多布拉在了解到其珠的想法和融资需求后,还是带着客户经理洛珠、巴桑扎西迎着风雪前往其珠家,很详细地做了贷款调查,然后赶回来连夜完成各种贷款手续,3天内就实现了放款,帮助其珠解决了资金难题。  

  “农行的10万元贷款,让我的‘白牦牛观光队’赶上了开湖节!谢谢你们!”今年1月6日,其珠手捧锦旗来到纳木湖营业所,特意向农行员工致以真心的感谢。

  ▲其珠给纳木湖营业所送来锦旗。

  “这两面藏语的(锦旗)给我们翻译翻译吧。”记者说道。

  次仁多吉小心翼翼地取下两面藏文锦旗,开始了他的讲述:

  这两面锦旗内容是一样的。锦旗上的文字意思大概是——“农行把我们农牧民放在心上,每时每刻都在帮助我们,我们从心里面非常感谢你们。”

  ▲次仁多吉介绍农牧民送来的锦旗。

  次仁多吉为我们翻译完锦旗上的藏语内容后介绍说,畜牧业是纳木湖镇的支柱产业,当地农牧民购买牦牛的融资需求比较大。  

  今年初,纳木湖营业所主动对接当地村委会,统计农牧民资金需求,加大牦牛养殖贷款投放力度,助力农牧民扩大生产、改善生活条件。平措多吉、白玛旺扎都有贷款需求,随即向营业所工作人员提出了申请贷款的想法。次日,营业所工作人员便进村开展贷前调查,当晚完成相关手续,第二天便完成放款。  

  今年2月,平措多吉、白玛旺扎一起送来两面锦旗。“要不是你们到村里开展金融服务宣传,我们都不知道还可以这么快解决资金问题。我们来表达一下心意!”

  还是在今年,3月22日,纳木湖镇达布村村委会又给营业所送来了一面写有藏文的锦旗,感谢农行对该村农牧民提供的贴心服务。

  “这面锦旗的文字意思大概是——‘好的政策像及时雨一样来到牧区,在纳木湖,金融给我们搭建了桥梁’。”次仁多吉介绍说,长期以来,农行和当地各村委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营业所对达布村开展了整村授信,为村民提供贷款等全方位金融服务,赢得了达布村村委和群众对金融工作的高度认可。

  每年10月,纳木湖镇开始飘雪,且雪季漫长,一直要到来年4月。冬天的纳木湖镇最低温度达零下30℃,农牧民搬到冬季牧场。对于纳木湖营业所来说,金融服务半径也因此大大增加。面对大雪封山和严寒天气,营业所员工坚持下乡为农牧民办理贷款业务,及时满足其发展畜牧业和文旅产业的资金需求。

  ▲纳木湖营业所工作人员为当地农户建档。

  “以前我们是通过马背银行、摩托车银行等形式开展金融服务,现在有路了,开车下乡。最远的村庄开车要走两个小时,赶上路难走的时候,下乡一趟可能就要一整天。”次仁多吉说,“看到牧民牦牛数量的增长、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的改善,感觉一切都值得。”  

  近年来,随着纳木错景区交通和旅游设施的日益完善,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争相一睹“世界海拔最高的大型咸水湖”的美丽风光。据统计,2014至2024年间,纳木错景区接待游客511万人次。

  ▲纳木错景区风光。  

  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在金融的支持下享受到家门口的红利,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和受益者。  

  “这两年县里举办赛马节,感觉游客比往年多了几倍。‘商户e贷’‘乡旅贷’等新的金融产品很受欢迎。”次仁多吉说。截至目前,纳木湖营业所贷款余额超1亿元。  

  去年9月,纳木湖镇上一名商户送来一面写有“服务一流 热情高效”的锦旗,感谢营业所发放贷款支持其发展民宿。

  ▲民宿店主给纳木湖营业所送来的锦旗。

  在纳木湖营业所,暖心的服务故事还有很多。  

  大湖之畔,这些年轻的金融工作者扎根雪域高原,用热忱、乐观和坚守书写着青春之歌。行走在羌塘草原,处处皆是风景。这里有水草丰美的草地,有风雪之中的身影,有守望高原的银行。

【责任编辑:柑丹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