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西藏自治区民政事业发展成效显著-新华网
新华社简介 新华网首页中国政府网 公司官网 新闻热线:0891-6282560 投稿邮箱:xhwxzpd@163.com
西藏频道 > 正文
2025 08/19 17:27:51
来源: 新华网

“十四五”西藏自治区民政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字体:

  新华网拉萨8月19日电(记者洛登、刘洲鹏)“十四五”期间,西藏自治区各级民政部门扎实履行“兜底线、保基本、促稳定”的职责使命,持续健全民政事业政策制度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和社会参与体系,不断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和社会治理工作水平,民政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为老服务体系加快优化完善

  在西藏各地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老人们的幸福晚年生活正徐徐展开。生活在海拔4700多米的聂荣县供养中心的楚吉老人说:“能在这里享受供养,很幸福!”千里之外的阿里地区,次仁拉松老人捧着酥油茶,感念护理员的悉心照料:“他们帮我们洗衣服、剪指甲、洗澡,我们心里很暖。”

  在西藏山南市乃东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老人们收到了粽子和节日的问候(2021年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兆基 摄

  目前,西藏有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80个,床位超过1.2万张,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可以实现应养尽养。

  在拉萨城关区策门林社区,老人们正在日间照料中心跟着老师练习瑜伽,或在助餐区喝着甜茶,吃着“卡塞”,分享各自听到的趣闻,聊着家常。“日间照料中心离家近,过来方便,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卓玛央宗老人说。

  “十四五”期间,依托中央专项资金和福利彩票公益金投入,西藏新建和改造一批养老服务设施,全区农村互助幸福院增至156家、全区65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全部运行,基本实现县(市、区)及有需求的乡镇全覆盖。

  林周县唐古乡70多岁的拉巴老人夜间突发哮喘,他按下床头紧急呼叫器,民政服务热线和子女手机同时收到警报。村医仅用15分钟就带着氧气瓶赶到老人家中。

  “十四五”期间,西藏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聚焦数智化养老,投入2000万余元推进拉萨、山南市智慧养老,建立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监管系统与预警机制,为50万余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务,助力养老服务数字化升级,优化老年人居家生活环境。

   “以前办低保要往乡民政部门跑三次,现在在家用藏语语音也能申请。”次仁回忆,去年冬天,他在工地冻伤双脚无法工作,身无分文的他用手机藏语语音功能提交了救助申请,10分钟后就收到了城关区民政局的回复,当天下午工作人员就上门核查,3天后救助金和棉衣就送到了他手上。

  “十四五”期间,西藏累计下拨福利彩票公益金项目资金16.42亿元,实施了569个基层民政服务项目。提升改造92个县级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新建150个社工站,实施了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点和适老化改造等项目。

  兜底保障网织密织牢

  “十四五”期间,西藏加快推进民生政策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先后推动出台了《自治区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措施》《西藏自治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办法》《西藏自治区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西藏自治区临时救助办法》等制度性文件,不断完善顶层设计,社会救助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明显增强。

  数据显示,西藏持续提高保障标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790元,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27元,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6021元。

  “资金多了,硬件水平更高了,能更好地满足特困老人的多元需求,为他们打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措美县民政局副局长白玛次仁说,如今,走进集中供养服务中心,防滑地垫、无障碍扶手、24小时热水系统等适老化设施随处可见,综合楼、看护室、专业洗衣房等功能区全面升级,阳光暖棚和康复训练室等新增空间让老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安全便利。

  7月17日,在拉萨市曲水县三有村幸福驿站日间照料室里,志愿者为老人端茶。新华社记者旦增尼玛曲珠 摄

  西藏自治区民政厅提供的材料显示,2021年至2025年共下达中央财政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46.7亿元,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6.9亿元,老年人“两项补贴”资金2801万元,“双集中”机构运行和人员经费4.5亿元,共实施临时救助24.93万人(次),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基层治理创新推进,公共服务持续优化

  西藏山南市扎囊县吉汝乡的旦增尼玛是一名环保组织志愿者。“我想为保护西藏的生态环境出一份力。”旦增尼玛说,他常在假期跟随父亲参与环保行动,村里也会定期组织村民捡拾、清理垃圾。

  截至2025年7月底,西藏依法登记社会组织达到963家,比“十三五”末有较大增长,类型涵盖脱贫攻坚、生态环保、公益慈善等各个领域。其中生态环境保护类社会组织新增至8家,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

  在拉萨市三级政务服务大厅,来自湖北的金先生和昌都的央金女士手持身份证、结婚照和签字声明,顺利完成了结婚登记。作为拉萨城关区首对享受“全国通办”政策的新人,他们感受到了政务服务改革的便利。“政策太贴心了!”央金说,“我们之前还发愁要两地奔波办理登记,现在直接在西藏就能完成,省时又省力。”

  “十四五”期间,西藏民政部门不断优化婚姻登记管理服务,建成覆盖区、地、县三级的婚姻登记信息系统,并对历史婚姻登记数据进行集中清理和电子化补录,共补录登记数据29万余条;办理婚姻登记18.68万对,自2025年5月全国跨省通办以来,办理跨省婚姻登记0.29万对,婚姻登记工作更加便捷高效。

  目前,西藏已基本健全自治区、地(市)、县(区)、乡镇、村(社区)五级民政服务网络,城乡社区民政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民政公共服务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民生兜底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十五五”期间,西藏民政部门将不断增强制度执行力和机制创新力,为雪域高原各族群众创造更加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完)

【责任编辑: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