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藏“双师课堂”赋能西藏教育发展-新华网
新华社简介 新华网首页中国政府网 公司官网 新闻热线:0891-6282560 投稿邮箱:xhwxzpd@163.com
西藏频道 > 正文
2025 08/14 18:12:11
来源: 新华社

京藏“双师课堂”赋能西藏教育发展

字体:

  新华社拉萨8月14日电 题:京藏“双师课堂”赋能西藏教育发展

  新华社记者卢丹阳

  从拉萨到北京,跨越三千多公里,拉萨北京实验中学与北京市第十中学的学生却一起上着同一节物理课。

  “有甲乙两名顾客,分别从步行楼梯和自动扶梯上楼,在知道他们上楼速度的情况下,谁会先到楼上?”透过镜头和麦克风,北京市第十中学的物理老师刘郑将问题同时抛给了北京和拉萨的学生。

  例子的引入让两个班级的学生立刻进入生活中的物理情境。“用生活中的例子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刘郑说。

  除了屏幕那端的名师,这堂课还有拉萨本地教师仁青卓玛的默契配合。仁青卓玛利用自制实验教具和多媒体资源,讲解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快速搭建知识框架。

  “虽然课上互动只有几十分钟,但为了这节课,我和刘老师前期沟通了将近两周。”仁青卓玛回忆起和刘郑一起备课、上课以及课后反思的过程,“这节课之后学生对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更感兴趣了,我也意识到自己教育理念的不足,平时不应该害怕学生出错,要更耐心地引导他们。”

  2024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援藏指挥部与拉萨市教育局创新开启京藏“双师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线上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两地学生创造协作学习的机会,搭建起友谊的桥梁。援藏干部、原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副校长宋东明介绍:“课堂的开展一般都是由援藏教师牵线搭桥,为两地教师建立起联系,让本地教师在教学合作实践中提升教学水平和素养,实现教育援藏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送教下乡、访学交流、书信交友、线上国学诵读、同上一堂课……北京“组团式”教育援藏不断深化教育援藏机制,探索教育合作新模式,汇聚优质教育资源,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让两地学生在实践中增进交流、加强融合。这些正是第十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团队支援西藏基础教育建设发展的缩影。

  2016年4月,首批“组团式”教育援藏人才进藏。2022年以来,第十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团队逐渐建立起区内外融合教师双向交流机制,由17个省(市)(含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中小学)选派471名(含中途轮换)教师对口支援西藏7市(地)21所学校,不断推进西藏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现在西藏一些学校的硬件设施可能比北京的还要好。”宋东明虽然已经结束援藏回到北京,但仍心系拉萨,“未来希望教育援藏能够探索出更多的模式,打造过硬的本地教师队伍,让西藏教育朝着更高质量不断发展。”(完)

【责任编辑:柑丹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