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打破”三个“转变”激活基层青春活力-新华网
新华社简介 新华网首页中国政府网 公司官网 新闻热线:0891-6282560 投稿邮箱:xhwxzpd@163.com
西藏频道 > 正文
2025 08/12 18:13:05

三个“打破”三个“转变”激活基层青春活力

字体:

  青年党员既是党组织的未来,也是服务群众的先锋。新时代浪潮下,基层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挑战,曲水镇立足实际、主动求变,打破传统思维定势,以组织创新焕发青春动能,让青春力量在新时代浪潮中澎湃涌动。

  基层党员教育应打破“单向传播”,实现从“填鸭式”到“沉浸式”的转变,让学习教育更有吸引力

  强化学习教育的参与性,凸显青年党员主体性。当前党员队伍中90后、00后青年党员占比越来越高,但是学习形式大多仍为“我讲你听”、自上而下式灌输,这种传统“填鸭式”教育难以让青年党员入脑入心,学习形式的创新已是必然之举。像曲水镇机关党支部通过“露营+知识抢答+廉洁承诺”的形式将课堂搬到户外,打破了“概念到概念”传统学习模式,让党员们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深化学习;借鉴当下青年群体中受欢迎的“剧本杀”,将党史经典事件改编为剧本,让党员们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沉浸式感悟革命精神,使党的理论不再是抽象概念。这种让教育理论“活”起来的形式,打破了“一对多”传统教育思路,让青年党员在思想碰撞中入脑入心、在文化浸润中深化认同。

  基层群众宣传工作应打破“高空作业”,实现从“自说自话”到“说大众话”的转变,让宣传工作更接地气

  强化宣传工作的实效性,依靠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精神财富。因政策内容的专业术语和抽象表述与群众日常生活存在理解鸿沟,导致群众对以往的宣讲活动产生抵触情绪。对此,打破政策传播的“高空作业”,转变宣传思路是当下群众宣传工作的迫切需求。基层党组织应充分发挥青年党员紧密联系同龄群众、与时俱进的宣传优势,将宏观政策解码为可感知的具象内容。像曲水镇曲甫村抓住“望果节活动”等群众聚集之际,聚集青年党员干部设计小品、有奖竞猜环节,在互动参与中完成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邀请深受本地群众喜爱的青年宣讲员,将宣讲内容转化为群众一听就懂的“家常话”,让政策从纸上“跳”进了百姓柴米油盐中、让宣讲活动环节变成了生活化的集体记忆。

  基层群众服务工作应打破“治理壁垒”,实现从“单兵作战”到“多元共治”的转变,让服务群众工作更暖民心

  服务群众要向纵深发展、向实处落地,精准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基于当下群众的差异化需求和多元化标准,服务群众工作存在服务模式滞后、与信息化时代脱节等制约,要实现服务提质升级需打破“治理壁垒”,疏通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服务渠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曲水镇党委立足县镇村交叉的地域特点,通过走访调研,发动全镇青年党员干部集思广益,筹备打造高颜值、多功能、接地气的去机关化党群服务微站,坚持“用阵地吸引人、用党建引领人、用活动凝聚人、用服务温暖人”,将党的最新理论、普法宣传教育、志愿服务精神送到群众身边,充分发挥青年先锋力量,提升基层群众服务的深度和精准性,推动形成县乡村资源统筹、党群共建共治共享的曲水治理大格局。

【责任编辑:柑丹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