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高原牧场,牧鞭轻扬。在距离西藏山南市措美县城50多公里的古堆乡扎西松多村,4200余只绵羊和300余头牦牛,由村集体为牧民统一托管繁育,牧民领取工资、年底享受分红,当地传统牧业生产经营模式因此提质升级,村集体经济正引领牧业振兴。
扎西松多村牧民在草场放羊。(受访者供图)
平均海拔4500米的扎西松多村,畜牧养殖是村里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以前,这里的分散养殖模式导致草场资源利用率偏低,牧民在养殖过程中面临管理难、防疫难、销售难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村里畜牧产业发展。
2018年起,经过村党总支调研,决定发展集约化养殖。依托强基惠民项目资金和村集体补助资金,村里先后投资220万元于2019年至2020年建设“千只绵羊繁殖基地”和“百头牦牛繁育基地”,开启集约化养殖模式。
为引进优质品种牛羊,扎西松多村党总支成员多次前往浪卡子县等地考察,陆续引进苏格绵羊、相达牦牛等优质品种,与当地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改良后的扎西松多绵羊成为“古堆绵羊”的代表品种,受到市场青睐。
因古堆乡独特的高原自然环境,如高寒气候、广阔草场等,塑造了“古堆绵羊”体质健壮、肉质毛质优良、繁殖性能好等特性。近年来,扎西松多村通过建设繁殖基地、品种改良等措施,推动古堆绵羊产业发展,使其逐渐成为具有地方特色和经济价值的绵羊品种。截至2024年底,全村绵羊存栏量已达4256只,牦牛存栏达310头。
此外,扎西松多村围绕村级集体产业和群众“双增收”目标,探索实施“党总支统筹、集体托管、繁育循环”的“牧业托管”模式,动员群众将家庭散养牲畜入股村集体,由村里集中托管,群众年底享受分红,得到村民积极响应。
2024年初,全村101户牧民将1128只绵羊入股,群众入股率达84%;村集体承包20万亩草场,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销售,每年向牧民支付承包费用。此举不仅有效释放了牧区劳动力100余人,而且拓宽了牧民的增收渠道。
“以前放养自家几十只羊,收入单一。现在帮村里放牧,每年工资4.5万元,草场免租金,年底还能拿到分红。”该村牧民旦增赤列说。
扎西松多村牧民在领取分红。(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2024年扎西松多村“千只绵羊繁殖基地”和“百头牦牛繁育基地”共出售1109只羊、16头牛,收入128万余元,为入股群众分红31.2万元。
从“千只百头”规划,到如今4000余只的规模,扎西松多村用集体经济的钥匙打开了牧业振兴的大门。“下一步,我们计划继续打造‘古堆绵羊’品牌,延伸产业链,带动更多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扎西松多村第一书记尼玛次仁说。(王利军 李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