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式”援藏十年 “巴渝”力量助推昌都医疗发展-新华网
新华社简介 新华网首页中国政府网 公司官网 新闻热线:0891-6282560 投稿邮箱:xhwxzpd@163.com
西藏频道 > 正文
2025 07/03 17:23:47
来源: 新华网

“组团式”援藏十年 “巴渝”力量助推昌都医疗发展

字体:

  新华网拉萨7月3日电(记者普布次仁)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对口援藏任务,重庆对口支援西藏昌都。2015年,重庆市第一批“组团式”医疗援藏队抵达昌都市人民医院,至今,这条医疗援藏路已走过10年。10年来,重庆11家医院“以院包科”精准帮扶,500余名专家接力奔赴雪域高原,为高原卫生事业发展贡献了“巴渝”力量。

  84岁的藏族患者拉姆常年来被严重的白内障困扰,今年6月10日,重医附二院援藏专家来到昌都市卡若区人民医院,为拉姆实施了视力手术。术后,当拉姆又一次清晰看到女儿的面容时,两人的泪水夺眶而出。在卡若区人民医院以北约4公里的昌都市人民医院,重庆援藏专家开展的西藏首例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终结了困扰患者20年的顽固高血压。

  10年来,援藏队员们实现了诸多技术突破——西藏首例机器人辅助下关节置换手术、首例可回收无导线永久起搏器植入术,藏东地区首例复杂骨盆骨折内固定术、首例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

  重庆在医疗援藏之初便不断强化顶层设计。2017年,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出台多个政策文件探索实施“以院包科”援助模式,推动重医附一院、附二院、附属儿童医院、附属永川医院等11家医院与昌都市人民医院签署协议,一对一指导其科室建设。

  这一模式大幅提高了昌都市人民医院各科室的医疗技术水平。医院卒中、创伤、危重儿童和新生儿、危重孕产妇、胸痛等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基本建成,使得“大病不出藏”和“两降一升三不出”的目标得以实现。

  师徒结对的方式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重医附一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程洪林援藏期间,多次带着徒弟昂旺西热、李超为患者实施手术。援藏的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医生刘维勤记得,2022年刚到时,他需要从最简单的静脉营养一步步教,而如今,徒弟们已能突破困难,成功救治体重仅900多克的28周早产儿。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是昌都人民和重庆援藏医疗队的共同希望。10年来,重庆探索建立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机制,通过教学查房、手术示教、病例讨论,累计开展超5万个课时的实践教学。此外,重庆还援建了藏东地区唯一的现代化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已培训1000余人次。专家“进藏教”的同时,“出来学”也同步进行,近年来,昌都市累计组织405名医务骨干,分批赴重庆多家三甲医院参加免费培训。

  广泛开展培训的同时,重庆援藏队也发挥信息优势,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通了昌都群众的外出就诊渠道。

  2024年,一名患者在昌都市人民医院被诊断为肠梗阻,经医生会诊决定,将其转诊至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得益于重庆与昌都实现了跨省域数字化医检互认,重庆医生可在线调阅旺堆在昌都的检查结果,不用再重复检查,由此为患儿手术节约了时间。

  10年来,重庆在医疗援藏中始终重视信息化建设,大力提升昌都市人民医院在病案管理、消毒供应、远程会诊等9个方面的信息化水平。

  以远程会诊为例,2021年重医附一院投入近3000万元,帮助昌都市人民医院建成远程会诊医学中心。这一远程会诊平台的成功建设,不仅让当地疑难病例可实时与重庆及北上广等大医院的多学科互动会诊;在另一头,它也连接起昌都市辖区内多家县、乡、村级医疗机构,为基层远程会诊提供了可能。

  西藏昌都市卫生健康委员相关负责人说:“远程会诊医学中心运行以来,目前病例已达7万多例,包括远程心电69961例,远程病理3739例,影像远程诊断445例,远程会诊24例,成功为昌都地区数以万计的病人带来了健康和希望。”

  推动雪域高原医疗事业健康良性持续发展,制度是根本保障。在重庆医疗援藏队帮助下,昌都市医院陆续制定了《昌都市人民医院总住院医师管理规定》《昌都市人民医院运行病历质量管理办法》《昌都市人民医院医疗纠纷责任追究管理办法》《昌都市人民医院聘用人员职称考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化制度文件。2019年,作为重医附一院的胸心外科专家,蒋迎九被选派为重庆市第九批“组团式”医疗援藏队队长,进藏担任昌都市人民医院院长。他说:“刚来那会儿,除了正常工作外,我常常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希望能通过制度改革为医院发展注入活力。”

  随着医院管理、医护质量、感染控制等制度流程的修改完善,2018年7月,昌都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三甲”医院。

  制度完善之路从未停下脚步。近年来,重庆医疗援藏团队又指导医院首创“医疗驾照”管理模式、建立医务人员心理疏导机制、完善科研绩效加分制度,通过修改完善1600余项制度流程,持续提升医院决策民主化、管理科学化、制度规范化水平,让医院行政管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重庆市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长,昌都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朱宇熹介绍,2014年至2024年,昌都市人民医院门诊量从8.8万人次提升到20万人次,住院人次从0.85万人次提升到1.48万人次,总手术台次从4千台提升到1万1千台,为藏区群众健康提供了更有力的医疗保障。(完)

【责任编辑: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