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士兵突击》里,“草原五班”被称为“班长的坟墓,孬兵的天堂”,一个被团部遗忘,远离大部队的地方。刚新婚完爱人就赴朗县驻村,爱人轮换回来第二天,我又去米林驻村。一开始郁闷情绪在心中徘徊,浑浑噩噩来到这个传说中地处偏僻、路况较差、气候严寒的巴让村。
一、边关冷月夜
班长老马说:“都别混日子了,小心日子把你们给混了”。成才刚走进草原五班,满心的失落与不甘,固执的认为自己在这个穷乡僻壤根本无法施展拳脚。
初到巴让,我每日里只是应付着一些诸如统计信息、调解邻里小纠纷之类的简单工作,时常望着远方重峦叠嶂的山峦发呆,村民看我的眼神像是看着一头闯进青稞地的野驴。驻村队队长兼第一书记旦增罗布带着我,在村里走了一圈又一圈。我们走过充满疑虑的群众,讨论了组织在派我们下来前殷切嘱托和期盼。那天晚上,我独自坐在宿舍的窗前,看着满天星斗,久久不能入眠,心中终于泛起一丝涟漪,想起了成才在草原五班的经历,起初的消沉,到后来的自我觉醒与蜕变。我开始反思,自己来到这里,难道只是为了熬过这段时间,然后带着满腹牢骚回去吗?不,我要像成才最终在草原五班找到自己的价值一样,真正为巴让做一些实事。
我们路过田地时群众正在收割牧草,便上前帮忙。当我拿着劳动工具习惯性拍完记录工作的照片后,一位阿佳和我说:“队长,拍完了你们走吧,把工具给我们,我们继续干活。”我一脸错愕,群众只认为我们过来取个景就走,霎时间一股倔脾气涌了上来,我们代表组织过来绝不是走马观花,绝不是只拍照片不干活!我们拿起从来没接触过的农具,一股脑的扑向牧草,用吃奶的劲使劲打捆。群众们眼睛里流露出欣喜,大家都笑了,小雨不合时宜地下了起来,我们却热火朝天地干,在绿意盎然、烟雨朦胧的映衬下,我们和群众之间第一次有了心灵的碰撞。
二、融雪化春溪
五班教会了他,重塑了他,让他可以重新起跑,成才最终捡起了自己的枝枝蔓蔓。
在巴让村的雨季里,每当路面被泥沙和石头覆盖时,老党员加措已经发动自己的小型挖掘机,清理出一条道路。我望着满身泥污的他开玩笑道:“年底养路段该给您发奖励吧?”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高原红的脸膛绽开笑纹:“党员干活还要报酬吗?”这话语像劈开阴云的闪电,照得我浑身震颤。原来那些大雨中清理取水口泥沙的身影,那些寒冬腊月里用钢钎疏通村内下水道的背影,黝黑的手臂和脸庞是党性从纸上跃然到行动的见证。此刻我终于懂得,真正的党性不在文件柜的红色封皮里,而在皴裂的手掌纹路中。这些朴实的农牧民党员用牦牛角般的倔强,撬开了我灵魂里的枷锁,在我心里刻下最深沉的党课——山洪漫过水泥路面时,最先站出来的永远是胸戴党徽的人。曾经在单位集体劳动时应付的我,此刻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被洁白的雪山照透了五脏六腑,乡亲们以最为质朴的方式,完成了对我灵魂深刻而温暖的精神救赎。
“他们解决不了”,因为地界纠纷,村里的阿佳并不信任初来乍到的驻村队,无视我们的现场调解继续与邻居争吵,一时心急突然犯病倒了下去,我们心急如焚跑着去倒开水、找救心丸,联系驻地部队军医,待军医急救后阿佳慢悠悠醒了过来,“要不是驻村队,你连命都没了”旁边的阿达数落着阿佳,阿佳睫毛上的霜花终于化成泪珠。她颤巍巍的手抚过我们满头大汗的脸庞,说着“队长,对不起,以后一定听你们的话”。
三、谱写新华章
回到草原五班的成才,洗尽铅华,仿似变了一个人,性格也变得沉稳踏实。
我们组织大家共学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为群众利益与辖区项目部沟通协调,群众极其信任我们,驻村队不在场不开始;我们深入排查矛盾纠纷,群众有了分歧第一句就是“找驻村队评评理”;我们参观连史馆,感受连队80余年悠久历史和光辉战绩,汲取奋进力量;我们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在山脚下荡气回肠,彰显着对祖国每一寸土地的无限忠诚与热爱;我们组织骨干力量赴工布江达县朱拉松茸加工合作社参观学习,借鉴现代化管理模式。在驻村队不懈努力的联系高校和企业下,巴让松茸销售800余斤,销售额达11.7万余元;作为政法委派驻工作队,我们注重发挥新时代基层治理群众力量,虫草和松茸采挖期间未发生任何矛盾纠纷和安全事故,平安收获虫草20万余根,人均增收3.5万余元,平安采摘松茸4800斤,人均增收0.64万元;我们为群众争取41吨牲畜越冬渡春饲料,争取资金24万元为民办实事;我们讲好驻村故事,新华社西藏频道刊载巴让信息3次,学习强国西藏学习平台报道1次,林芝市级平台报道、刊载14次,米林市级平台累计刊载27次。从没上过电视的巴让,上了林芝新闻——《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我摸了摸胸前的党徽,金属表面已有了酥油浸润般的温润光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产党员永远“不抛弃,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