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琼老人(前)与儿子欧珠(后右一)、儿媳曲宗(后右三)、孙女其美拉姆在家中合影(3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家住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联乡柳村的普琼老人生于1940年,出生时的身份是农奴。
在封建农奴制度下的旧西藏,贫富差距巨大。农奴主过着有肉有酥油的生活;而农奴们连糌粑都不够吃。“我从十五岁开始就给农奴主干最苦最累的活,白天赶着牲口去放牧、种地、搬运土石,夜晚还要去山上捡柴火。穿的是破氆氇,住的是跟牲口挨着的矮房子……什么苦都吃过了。”普琼老人说。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农奴制,百万农奴迎来了新生。从此,普琼不但成为自己的主人,还入了党,当上了村小组组长、安全委员、民兵队长。
如今的普琼老人已四世同堂,住在宽敞明亮的新房里。“我家户口上有10个人,家里共有27亩地,拖拉机、装载机和小汽车一样不缺,每年收入有三四十万元。”普琼老人非常满意现在的幸福生活。
普琼老人肖像(3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普琼老人(左)在孙女的陪伴下浇花(3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这是普琼老人的身份证(3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普琼老人肖像(3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普琼老人(左)在孙女的陪伴下侍弄家中的花(3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责任编辑: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