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碎与希望:本刊援藏记者西藏定日地震一线见闻-新华网
新华社简介 新华网首页中国政府网 公司官网 新闻热线:0891-6282560 投稿邮箱:xhwxzpd@163.com
西藏频道 > 正文
2025 01/13 12:46:23

心碎与希望:本刊援藏记者西藏定日地震一线见闻

字体:

  1月7日西藏定日发生6.8级地震。本刊记者吕星作为新华社援藏记者,立即随新华社西藏分社报道小分队,前往灾区参与采访报道。这是她从地震灾区现场发回的采访手记。

  

  本文作者吕星(左一)在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ICU采访重症患者救治情况。

  以下为正文:

  本刊援藏记者西藏定日地震一线见闻

  高原高寒、低压缺氧,这场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如何尽快抵达现场,如何选择报道方向,如何选择发稿时机,震后第一时间,我和采访小分队的成员迅速集结,跟随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首批增援专家和流动医院,赶赴现场。

  一、与流动医院前往灾区:文字里的心碎被写进现实

  地震发生时,正值西藏上班高峰期,新华社西藏分社迅速派出了一路记者前往震中进行现场报道,同时调集正在基层调研的另外两路记者调头赶往震中支援报道。作为援藏记者,我对当地的地理情况、基本条件的认识都仍存在较多空缺,应该如何扬长避短,赶赴现场开展报道?

  随着冷冰冰的死亡数字不断攀升,我们意识到后续的医疗救援工作,会成为社会关注点。此时,因正值新春走基层,分社车辆多已派出。医疗队又即将出发。怎么办?经过两轮紧急沟通,我和同事丁汀、吴思思、杨帆组成了4人报道小组,并坐上了首批增援医生的车,与流动医院的手术车、检查检验车、发电车、餐车一同出发,前往震中定日县。

  图片

  2025年1月8日,在日喀则,中国邮政的抗震救灾物资运输车辆向震中方向驶去。(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随车报道的同时,我们不断向医生了解他们的救灾经验、专业特长,也不断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后续深入报道做准备。

  1月7日下午16点左右,我们抵达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作为离震中最近的三甲医院,这里将在后续的救治中承担重要任务。经过短暂的停留和沟通,4名擅长重症和手术的医生留在这里,其余人员和流动医院继续前往离震中最近的定日县人民医院增援。

  从日喀则市前往定日县有500多公里,路窄、弯道多且要翻山,海拔在3800米至4300米之间升降,导致行进速度受限。夜幕下,流动医院车队不敢有丝毫耽误。与我们同路的,还有各类紧急驰援的车辆,本是宁静无比的喜马拉雅山脉,在这个夜晚显得格外忙碌。所有人都悬着一颗心,晚上20点40分,我们抵达定日县人民医院。

  这里是救治伤员的第一站。抵达后,我们迅速开展报道,在医院搭建的帐篷里穿梭,基于下午在车上与医生们的熟悉,迅速锁定了采访对象。

  那一刻,文字里的心碎被写进现实。

  13岁的索朗多吉,躺在病床上丝毫不敢动,腹部一直疼痛,医疗队赶到后,第一时间对他进行了全面检查和会诊。大约一个小时后,转运的救护车从定日县人民医院出发,直奔日喀则市人民医院。48岁的索朗旺加右臂受伤,他所居住的长所乡长所扎村是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采访中,索朗旺加眼睛闪着泪光说:“家里的房子都塌了,还有一名亲人去世。”出于对受灾群众隐私的保护,我们没有在稿件中播发他们的画面,但他们是震后我们看到的第一现场,那颤巍的声音和惊恐的眼神,让我们更加意识到身上肩负的责任,那就是尽快把现场的情况传递出去。

  当晚,我们在医院的采访持续到次日凌晨,掌握了接收救治受灾群众的数据、病情、现场安置情况和伤员救治流程,播发了震后第一批医疗救援报道。

  夜渐深,随着送来的病人逐步减少,对现场的疑问再次涌上心头。定日县长所乡整体属于地广人稀的区域,没有高楼,怎么会有这么多遇难人员?震后第一夜群众怎么过?现场灾情到底如何?必须得去现场!夜已深,但我们没有休息,又坐上了前往震中的厢式货车。

  图片

  1月8日,在长所乡森嘎村临时安置点,西藏军区总医院医疗队队员为小朋友治疗。(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二、深夜的震中临时安置点:抓住了最让人动容的场景

  “从小到大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地震。”凌晨2点,记者在受灾最严重之一的西藏定日长所乡嘎旦村村委会,见到了嘎旦村村主任顿珠,惊魂未定之余,抢救村民、安置村民的使命,督促着他不停地抢救、安慰、奔跑、联系,即使已到深夜,仍没有休息的意思。

  高原昼夜温差大,夜晚气温骤降。仅十几分钟时间的采访,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冰冷,冻得我直跺脚。这么冷,群众怎么样?这个夜晚,嘎旦村刚建好的活动大棚成为了临时安置点,走进大棚,近100名村民拿着从废墟里抢出来的被褥挤睡在地板上,政府的救援食物已经送到,村里的青壮年男性还没有休息,随时待命准备接收新的救援物资。那一夜,我们在村里了解了救援、人员伤亡、房屋倒塌、财产损失等情况。

  走出嘎旦村安置点的那一刻,远处深蓝和耀眼的繁星铺满眼底,采访小分队队员一双双疲惫、神情低落的眼睛与天空中石子般大的星星形成鲜明的对比。那一刻,是无奈、是悲伤,更是第二天明确的工作方向。

  那个夜晚,我们根据在噶旦村看到的情况,决定第二天分成两个小组行动,去往不同的村庄采访,尽快收集更多现场情况和画面。此时,现场的救援进展,成为报道新的方向,那些感人的行动,那些温暖的表情,那些不放弃的努力,将成为众志成城、温暖人心的鼓励。

  返回定日县城的路上,我们看到了各行各业救援队伍正在紧急搭建救灾帐篷的场景,夜访夜探,是新闻报道中最让人动容的场景,有幸这一夜,我们在现场看到了、记录了坚守背后的温暖与感动。

  返回住处时已是凌晨4点,本想休息一下,但持续的余震让窗户不断发出敲击的响声,房顶的墙皮也不时落在被褥上。这种半睡半醒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早晨。

  与前一天晚上的研判相应,第二天我们在定日县救灾指挥部采访时,捕捉到了一名加入救灾物品搬运队伍的7岁小女孩,那纯真的表情和坚毅的眼神,让“小小格桑花”这条报道迅速在抖音、快手、视频号传播。这开启了我们报道的第二个方向——温暖与感动。我们在路边采访的消防员,在森嘎村免费给受灾群众制作“爱心牛肉面”的回族同胞,后来都成为对外传播报道《中国聚焦》栏目的重要内容。

  图片

  1月8日,在日喀则市定日县长所乡森嘎村的临时安置点,定日县群众马仁(左一)为受灾小朋友免费供应面食。据悉,从7日下午14时开始,他已送出近1200份面食。(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结束在安置点的采访大约是当天下午16点,此时,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采访的同事传来消息,重症监护室内情况不明,需要突破采访。随即,我们又踏上了返回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路。同样一条路,第二个夜晚,感谢搭乘我们回日喀则的皮卡车司机,深夜23点,我们直抵医院,与救援团队对接。

  三、重症收治医院ICU病房:我的角色不断变换,是学生、是同伴、是亲人

  最难突破的现场,也是最有价值的现场。震后第三天,我们顺利进入重症患者集中救治的ICU采访,并将现场救治情况第一时间做报道,同时在新媒体端口播发了医护人员奋战的画面。

  进入ICU换衣服时,我才看到自己一身的土。本是互相嘲笑的场景,却没人有这个心情。ICU内的情况让人心情压抑,从北京、上海、四川紧急汇集的专家组成员,顶着高反、吸着氧气进行一遍遍的会诊,一项项排查病人的病情,一点点研判病情的风险。危重病人的救治情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敏感点。报道既要展现多方力量全力抢救生命的内容,又要及时传递不断变化的过程信息。那一个上午的采访,我的角色在不断变换,是专家们的学生,是医生们的同伴,是亲属们的亲人,共情、共鸣才能与他们进行深入交流。

  图片

  1月9日,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病房,护士在为定日县6.8级地震后来自震中的第一个新生儿调整睡姿。1月8日7时40分左右,晨光熹微,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里传出清亮的哭声,定日县6.8级地震后来自震中的第一个婴儿平安降生。(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那天上午,在医院的走廊里,我们与焦急等候的亲属耐心对话,关注他们的需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虽然内心着急发稿,但此刻必须放慢语速,避免对家属造成二次伤害。

  当晚20点,我们完成当天的发稿任务,决定再次返回医院关注进展的时候,才吃上了60个小时来的第一顿热饭。(作者系中国记者杂志编辑,援藏记者)  

【责任编辑: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