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夺底街道:构建“135”志愿服务体系,做深做细社区服务群众工作-新华网
新华社简介 新华网首页中国政府网 公司官网 新闻热线:0891-6282560 投稿邮箱:xhwxzpd@163.com
西藏频道 > 正文
2024 06/25 16:21:18

拉萨夺底街道:构建“135”志愿服务体系,做深做细社区服务群众工作

字体:

  志愿服务是润物无声的爱心善举,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夺底街道始终坚持务实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践行“五五工作法”,将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大提升行动中,深入挖掘基层治理与志愿服务之间的契合点,构建“135”志愿服务体系,即“用好一个平台,落实三大保障,聚焦五项服务”,促进更多服务力量融入基层治理,提升服务水平,传递爱的力量,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蔚然成风,带动社会文明水平的整体提升。

  用好一个平台,架起志愿服务“连心桥”。夺底街道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的核心作用,以6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轴,围绕文明创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安全生产等领域,把“大工委”共建单位专业力量、社会热心人士吸纳加入志愿者队伍,发展一批适应不同需求、专业性强的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夺底街道有“卓玛”调解室志愿服务队、“布谷响铃”志愿服务队、“吉祥阿妈啦”志愿服务队、“银发”志愿服务队、“小锤叮当”多民族志愿巡逻队、星光洛欧冲锋志愿服务队、绿色生态志愿服务队等17支队伍,志愿者1345名,实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目标,让志愿服务成为一项群众参与度越来越高的事业。

  图为吉祥社区工作人员与“银发”志愿服务队老党员志愿者交流工作心得

  落实三大保障,筑牢志愿服务“压舱石”。一是落实组织保障。积极打造“党支部+网格+志愿服务”模式,强化志愿服务的统筹协调,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建设。二是落实需求保障。增加志愿服务优质项目供给,拓宽基层参与渠道,才能让广大志愿者都能有机会提供服务。夺底街道整合辖区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等资源,依托在职党员“双报到、双积分”,以“一老一小一新”、残疾人、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为重点,精准对接“点对点”服务,推行群众“点单”、社区“发单”、志愿组织“下单”、志愿者“接单”的“菜单式”服务模式,实现供需双向互动、精准匹配,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便利化、精准化,提高志愿者参与率、活跃度,用好志愿者队伍。三是落实制度保障。志愿服务活动不是一次的热心、一时的热闹。夺底街道以制度化的组织、规范化的管理、科学化的运作护航,为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创造条件,才能让志愿精神持续闪光。采取服务积分、时间储蓄等方式,完善礼遇回馈和信用激励机制;把志愿服务作为相关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同时健全星级认定制度,实现“支持保障制度有力,志愿服务行稳致远”目标。

  图为桑伊社区开展“布谷响铃”行动

  聚焦五项服务,激活志愿服务“一池水”。夺底街道充分落实基层治理“五五工作法”,将志愿服务工作融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大提升行动中,聚焦五项服务,完善基层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促进基层志愿服务事业长远发展。一是建强志愿服务阵地。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服务群众重要载体,不断优化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设置综合大厅、矛调中心、心理咨询室等,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桑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去行政化”改造,充分挖掘当下辖区群众的实际需求,聚焦“一老一小一新”,以“新晖暖阳”为主题,按照社区空间众享理念,集合居民社交、城市文化、便民服务等属性,设置社区食堂、托幼中心、艺术共享空间、社区直播室等功能场景,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城市客厅”。二是做好精细志愿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考察时指出,社区要把为居民群众的服务做深做细做到位。夺底街道以“需求出发、细微入手、服务定制”的思路,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把志愿服务作为高质量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针对辖区未成年人、老人及特殊群体等,组建邻里互助、便民服务、文艺演出、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队,量身定制志愿服务内容,提升志愿服务实效。开展“幸福敲敲门”和“布谷响铃”行动,把志愿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解答各类咨询60余件、送服务上门20余次、形成“志愿上门,爱心到家”的特色志愿服务。三是树立志愿服务标杆。宣传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讲好志愿服务故事,大力营造辖区志愿文化氛围,通过居民群众身边事教育引导身边人,激励广大居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儿媳”等典型选树宣传活动,深入实施“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实践活动,传承良好家风,弘扬中华美德。四是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根据各村居特点,打造“布谷响铃”“苍松老年服务队”“吉祥阿妈啦”等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立得住、留得下的志愿服务特色品牌,推动构建“一村一品牌,村村有特色”的工作新格局,用品牌化的活动点亮群众美好生活。五是抓好智能志愿服务。以智能化服务融入志愿服务中,从实用、好用、管用的角度借助信息化技术,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无障碍的服务。依托社工通、减负通、公众号、微信群、综治中心等平台,架起服务居民“连心桥”;通过网格微信群广泛收集群众急难愁盼,建立志愿服务项目清单,把在职党员“双报到双积分”工作机制、“云报到”智慧小程序落到实处,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的事情有着落、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

  浸润一城新风,温暖千家万户。志愿服务大有可为,也必大有作为。夺底街道将继续深入挖掘群众需求,调动更多志愿服务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小关怀”传递浓浓“大温暖”,引领志愿服务体系向“新”奔腾,实现志愿服务质量齐升、文明力量蓬勃发展,让志愿服务的脚步愈走愈坚实、志愿服务的文明之花在社区越开越美丽。

【责任编辑: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