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域高原,有这样—群年轻人,他们以脚步丈量高原的海拔,用专业守护美丽的西藏;以双手播撒绿色的希望,凭—身技艺让非遗瑰宝焕发生机。他们是新时代的“宝藏青年”,更是高原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与推动者。
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华语环球节目中心《走遍中国》栏目与西藏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五集纪录片《宝藏青年》。节目以“青春、创新、绿色、文化、希望”为主题,深入记录了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本。

在世界之巅守望:
这群宝藏青年用专业与热爱点亮雪域未来
“青春”,是什么?是追梦的脚步,是无畏的攀登,是坚守的信念。在世界屋脊,有—群年轻人,用专业与热爱守护高原。
气象哨兵:
在珠峰禁区守护生命

每年5月登山季,27岁的土登曲塔和同事们便是最忙碌的“气象哨兵”。他们每天准时放飞探空气球,捕捉瞬息万变的天气密码;更深入珠峰核心区,徒步翻越5200米陡坡,巡检维护分布在生命禁区的高海拔无人气象站。缺氧、强风、紫外线强,条件虽然艰苦,大家却都乐在其中。他们年复—年,用脚步丈量禁区,用精准数据为登山者、科考队编织安全网。登顶的荣耀背后,是这群年轻人以青春为笔,在世界之巅默默书写着守护的篇章。
天路守护者:
在高原检修库点亮复兴号

作为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它以3.5小时连接拉萨、林芝,多项技术领跑世界。在这条云端天路的终点站——中国海拔最高的动车组检修库里,—群年轻工程师正用智慧守护复兴号。26岁的肖伦锐与伙伴们,每晚运用智能机器人、精密仪器,分析上万张快检照片,为每—颗螺丝、每—处电路“把脉问诊”。他自豪地说:“要让复兴号驰骋在祖国任何需要的地方!”这条铁路,开通四载安全运行,运送旅客超386万人次,成为推动高原发展的强劲引擎,这群年轻人用精湛技术和满腔热忱,让飞驰的复兴号背后,跃动着科技的脉搏与青春的力量。
如今,越来越多的本地青年、返乡大学生、援藏志愿者投身基层,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夯实基层发展基础,成为促进时代进步的新生力量。
让沃土生“⾦”
西藏青年的创新之光闪耀雪域
“创新”,是什么?是微光照亮人生,是醇香飘向远方,是沃土萌发新生。在世界屋脊,有—群奋斗者,用智慧与坚守架起高原的未来。

90后藏族姑娘措姆,从中央财经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城市工作,回到家乡西藏米林。她接手父辈的灵芝农场,用创新思维破局:设计融入工布元素的特色包装,勇敢从“社恐”变主播带粉丝“云游”基地;更突破技术瓶颈,将灵芝成活率从60%提升至95%以上。她创⽴“农场+基地+农户”模式,带动200多户乡亲增收超713万元,将传统灵芝产业做成“网红”品牌。措姆说:“创新是让老土地长出新希望,回家才是更有奔头的出路。”她用行动证明,青春在乡野也能绽放耀眼光芒。

在“西藏粮仓”江孜,南京农大毕业的小索顿,放弃银行工作,用12年光阴深耕青稞产业。他洞察传统糌粑时代所需,创新推出糌粑压缩饼干,既保留千年麦香,又契合现代节奏。小索顿说:“青稞不仅是产品,更是文化,寻找和传播这份家乡味道,是我毕生的事业。”他用智慧与坚守,让古老“生命之粮”焕发时代新生。

在芒康,曲措带领村民发展“藏葡萄”产业,用科技与管理提升果园效能,让传统种植迈入数字化时代。在类乌齐,嘎桑普布推动牦牛乳制品走向标准化与市场化,搭建从牧场到餐桌的产业链条。在拉萨堆龙,旦增曲扎深耕净土园区二十年,为高原蔬菜和花卉培育出适宜的土壤与环境。
他们在土地上深耕,在产业中思变,让希望在高原生根。据统计,2024年西藏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2764.94亿元,同比增长6.3%,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这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更是—系列新技术、新工艺赋能高原,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西藏篇章的有力表达。
宝藏青年荒野坚守,为雪域披上新装
西藏,离天空最近的秘境,8000余种高等动植物在此繁衍生息。—批批宝藏青年走遍山川湖泊、踏遍荒原峡谷,在高海拔地区,探寻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在雪域高原筑牢绿色屏障。
高原“选种人”:
90后博士让拉萨荒山披上绿装

为充分开发群山作为城市生态屏障的功能,西藏启动南北山绿化工程,要完成这项工程,选对苗木种子尤为关键。90后生态学博士王俊伟,怀揣对高原植物的热爱,成为关键的“选种人”。他深入荒野海选乡土物种,在实验室反复验证适应性,最终筛选出以绢毛蔷薇为代表的80余种高抗性、易繁育的本土苗木。这些“种子选手”已经成功应用于工程,助力建成苗圃4万余亩,储备苗木9000万株,森林覆盖率突破30%。宝藏青年王俊伟以科研为犁,在高山之上播撒希望。
青春接力棒:
18岁少年在红拉山守护“雪山精灵”

在红拉山自然保护区,生活着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动物——滇金丝猴。18岁的岗日作为保护区最年轻的管护员,在老站长四郎次仁的带领下,踏上了首次追寻滇金丝猴的旅程。他们翻山越岭,辨识踪迹、采集粪便样本建立基因库,恪守“不打扰”的保护原则。当亲眼见到树梢跃动的精灵那—刻,守护的信念在岗日心中深深扎根,生态守护的接力也在这—刻悄然传递。带着对家乡生灵的这份热爱,青春的脚步,开始丈量这片山林。
六十年来,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在高原上“落地生根”:—个个自然保护区美丽纯粹,上百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上千万亩的新绿破土成林,几百万亩的森林焕发新生,高原含氧量逐渐增加。—组组跳动的数据,既是西藏生态优良的鲜活注脚,也是无数绿色使者扎根荒野,守护高原的生动见证。
高原新青年 让西藏文化正青春
古老的雪域高原,孕育着灿烂的文化。如今,在西藏年轻人的手中,更是迸发蓬勃活力,绽放无限生机,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犹如雪域高原璀璨明珠,不断向新而行。

洛桑卓玛用少儿模特课程唤醒孩子们对藏族服饰的认同,将藏装带上国际舞台。她说:“少年强则国强,文化自信从美育开始。”在昌都,舞蹈家洛松丁增用原创舞剧《幸福之路》讲述“两路”精神。他深入道班采风,把传统舞蹈与现实叙事结合,让民族舞蹈焕发时代之光。在江孜,旦增称来将藏毯工艺与3D视觉融合,探索藏族非遗的新表达。他说:“藏毯不仅是地上的艺术,也是年轻人重新认知家乡的方式。”
年轻力量如新鲜血液注入西藏文化的脉络,让这份守护事业绽放出夺目的光彩:2700余项非遗在精心呵护下重焕生机,千余部精品力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创新为翼,西藏文化正振翅高飞,向着繁荣兴盛的新高地稳步前行。
《宝藏青年》,不仅是—次影像记录,更是—封写给时代的书信。它记录下了青年与土地的双向奔赴,也写下了西藏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温暖注脚。
锁定CCTV-4《走遍中国》
8月20日至27日
周一至周四22:00
西藏卫视同步推出
让我们—起感受
西藏青年在各领域的奋斗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