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六十年 幸福新扎囊”——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发展成就扎囊县新闻发布会-新华网
大庆要闻 辉煌60年 西藏影像 大庆文艺活动 媒体看西藏 基层风采
西藏频道 > 正文
2025 08/14 18:04:07
来源: 智慧扎囊

“辉煌六十年 幸福新扎囊”——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发展成就扎囊县新闻发布会

字体:

  近日,扎囊县政府新闻办召开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文旅发展和人社专场),邀请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邓鹏程,县人社局局长、四级调研员尼玛次仁分别介绍扎囊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化活动开展以及就业创业工作、劳动保障等发展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图片

  1

  邓鹏程介绍,扎囊县的文化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文化荒漠到精神家园,从濒临失传到活态传承。60年前,我们的非遗项目散落民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断代的危机,传统技艺后继无人。而如今,在党中央、自治区、市、县四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截至目前,扎囊县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0项,其中国家级2个、自治区级7个,市级3个,县级28个。非遗传承人33人。其中国家级2人、自治区级8人、市级2人、县级21人。如扎囊氆氇编织技艺、虱雕技艺、藏香制作、天文历算等,这些古老的技艺不仅得到了传承,还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扎囊县以“氆氇之乡”冠名,我们就以氆氇编织为例,过去的氆氇生产主要以家庭小作坊为主,规模小、产量低,产品也较为单一。随着政策的扶持和市场的开拓,如今氆氇产业已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之前的手动氆氇编制机到现如今的半自动编织机的更新换代,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编制技艺也从传统纹样与现代服装、家居用品相结合,拓宽了产品种类。2024年扎囊县氆氇产业总产值达2355万元,同比2023年增长1.59 %。在文化活动方面,我们大力实施“文化润边”工程,深入推进文化惠民演出。县艺术团、各行政村文艺演出队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累计开展活动不少于2000余场次。文化基础设施也从零基础发展到现有的城市书屋、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健身房、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免费场所,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旅游产业,我们以“文旅融合”为抓手,依托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拉林铁路、泽贡高速、扎囊特大桥建成通车,结束了扎囊无高速公路、无铁路历史,极大地改善了旅游交通条件,让游客能够更便捷地观光现在扎囊。乡村道路也四通八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现阶段投入2865万元扎实推进桑耶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320万元推进桑耶镇桑普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投入1509万元推进桑耶镇桑普村乡村振兴建设项目(二期)项目。计划投入60万推进沙丘艺术公园和桑耶景区更换标识标牌项目,全力补齐旅游基础设施差的短板,提升扎囊旅游新板块。旅游住宿80家,星级酒店1家、家庭旅馆74家。我们还积极打造旅游品牌,深入挖掘扎囊的历史文化底蕴,推出了多条特色旅游线路,利用雅江风光、沙丘艺术公园等自然资源的生态旅游线路等。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景区1个、2A级景区2个。通过短视频、文旅推进会等方式,2024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增收1亿元,同比增长40.8%和15.4%。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54.6万人次,综合收入达4373.9万元,同比增长39.17%和38%。

  2

  尼玛次仁介绍,扎囊县人社局始终把就业作为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等重大事项来抓,积极应对不同时期的就业挑战,不断创新工作举措,认真落实就业政策,推动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稳步提升。2019-2025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累计3138人,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保持全区最低水平。农牧民转移就业成绩斐然,累计达到76488人,劳务收入累计达10.18亿元,就业局势持续稳中向好。把提升劳动者技能,作为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之举。依托县域特色产业(如氆氇编织、藏香制作等)、重大项目(矮化苹果、南北山植树造林)等资源优势,以产业、项目融合为引擎,挖掘就近就地就业潜力,开展“订单式”培训、“菜单式”选学、“师带徒”传承机制,持续性劳务组织化输出,拓宽了就业渠道。2018-2025年共开办190期培训班,参与群众6700人;平均每年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1.1万余人,创收1.45亿余元。全县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市场就业率70%以上,区外就业率达到12%,高校毕业生市场化就业呈现出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2023-2025年,共有103名高校毕业生区外“组团式”市场化就业,实现破冰、破零的尴尬局面;对249名高校毕业生兑现1494万元创业补贴;目前,全县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体系全面建立。近年来,在党的好政策下,全县持续精准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社会保险关系登记和转移接续措施,大力实施社会保险阳光普照工程、社会保险进寺庙工程、社会保险质量提升工程、社会保险促脱贫工程,将寺庙在编僧尼、脱贫户以及农牧民群众作为社会保险扩面的重点对象,如今,参保率达到99%。在社保待遇方面,西藏不断提高保障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连续14年提标,从最初的月人均55元提高到目前的265元;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稳步提升,切实保障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加强源头治理,紧盯春季项目开工之际,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依托综治宣传平台,持续开展“送法进工地”“送法进企业”“送法进乡村”活动,不断扩大法规政策和保障制度知晓度,有效提升企业“合法经营、依法用工”意识,打好根治欠薪“预防针”;同时,针对外出务工拿不到工资等实际情况,通过驻村干部综合业务培训,利用冬季农闲,在重点村居开办农牧民转移就业教育引导培训,讲解如何签订劳动合同,外出务工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有效提高农民工维权意识。2020-2025年,共发放宣传资料9000余份,现场解答人次1.5万余人,举办5期农牧民转移就业引导培训;始终把信访群众的小事当做党委、政府工作的大事,结合群腐工作,对重点欠薪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建立“周调度”工作机制,各司其职、主动发力形成了人社“吹哨”、部门“报到”、合力“护薪”的良好治欠格局。公安、住建、人社等部门定期召开分析研判会,实行轮值驻点办公,集中接访化访,共同推动疑难欠薪案件快速查处,有效防范处置突发事件。检察、公安、司法、人社共同建立了根治欠薪问题司法衔接机制,有效推动了欠薪案件快立、快处。构建了“简单案件马上办、普通案件提速办、重大案件包案办”的“三办”工作机制,确保将欠薪投诉处理在“第一地点”,解决在“第一时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三年以来,县人社局共受理87起举报投诉案件,为3835名农民工解决拖欠工资2229.8万元,结案率100%,欠薪案件持续实现“动态清零”有力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扎囊县文旅局在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扎囊县通过挖掘非遗资源,打造特色文旅品牌,加强宣传推广等举措,促进文旅融合。例如,依托扎囊氆氇、虱雕等非遗项目,推动产业化发展;利用桑耶寺、敏珠林寺等景点,开发特色旅游线路;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等活动,提升扎囊知名度。

  扎囊县未来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规划和目标?

  扎囊县将重点聚焦现代农业、清洁能源、文化旅游三大主导产业,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优质企业落地,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在这一重要的历史节点,能否谈谈扎囊县人社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

  人社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就业创业、社会保障、职业发展、工资收入等切身利益,每一桩每一件都要与群众见面对账,工作作风事关党的惠民政策落实,事关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事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60年来,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人社战线的同志坚定政治方向、立足民生主业、聚焦群众关切、发力攻坚克难、大胆改革创新,人社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性成效和突破性进展。一是在促进就业中“承压前行”。每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市场化就业占比突破80%。城镇新增就业704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零就业家庭持续动态清零。2024年农牧民转移就业达21318人次,劳务收入达到2.32亿元,职业技能培训1334人。针对特色产业、重大项目,开办果树园艺、园林绿化等培训班,打造边久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扎囊姐妹餐饮人、尼玛家政服务中心等劳务品牌,兑现各类就业创业补贴资金279万元(大学生创业+农牧民补贴),全县就业形势持续稳中向好、稳中有进。二是在强化保障中“扩面提质”。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2923人,征缴额达310.77万元,较上年度增长10%。发放养老保险待遇68248人次,涉及资金达1.76亿余元。企业职工实现参保836人,失业参保1498人,工伤参保3914人,社保待遇水平稳步提升,社保基金稳定运行。三是在改革发展中“引才聚才”。深入实施“育、引、用、留”四大工程,扎实做好人才培育工作,全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69人,完成了全县第二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近两年聘任1名正高级职称、26名副高级职称、61名中级职称、42名初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不断优化全县专业技术人才资源配置。29名劳动者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32名“三支一扶”人员奔赴各行各业,人才基础性支撑作用不断显现。四是在防范风险中“标本兼治”。每年深入开展冬季攻坚、春季清零和“春暖农民工”服务“三项行动”,成功召开全县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现场会,全面推动工程建设领域“5+3”机制全覆盖,近两年,受理投诉举报案件32起,为1986名农民工解决拖欠工资631.31万元,结案率100%,欠薪案件持续实现“动态清零”有力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全县就业形势稳中向好、稳中有进,能否介绍一下就业领域的一些创新举措吗?

  就业是永恒的课题。扎囊县人社局在就业创业工作方面,始终坚持“授人以渔”,主要围绕群众需求精准发力,打出技能培训、岗位开发、政策扶持“组合拳”,全县就业形势持续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真正交出了一分有温度、有力度的民生答卷。在农牧民转移就业上,主要依托氆氇编织、藏香制作等县域特色产业、矮化苹果、南北山植树造林等重大项目以及农牧民较喜爱的中式、藏式烹调等资源优势,以产业、项目融合为引擎,挖掘就近就便就业潜力,采取“订单式”培训、“菜单式”选学、“师带徒”传承机制,开展精准化技能培训,持续性劳务组织化输出,不断拓宽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增收渠道。近两年来,开办85期培训班,共参与群众3129人。同时,依托人居环境整治、以工代赈、今冬明春农田水利等小型项目,挖掘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及附属临建、服务保障、建后管护等方面的用工潜力,围绕矮化苹果、现代农牧业产业示范园、氆氇编织、藏香制作等产业项目,持续稳定和扩大劳动力就业规模。每年平均推动1.2万名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实现创收1.8亿元。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上,充分发挥政策先导作用,将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作为拓宽就业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对 283名高校毕业生兑现1698万元创业补贴,切实让高校毕业生感受到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厚爱。另外,依托援藏资源,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近三年以来,全县共有103名高校毕业生区外“组团式”市场化就业,实现破冰、破零的尴尬局面。下一步,我们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发力,以更实的举措、更暖的服务,奋力书写扎囊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