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种樱桃、养鱼虾……在过去产业配套不足的情况下,这是很难做到的。曾几何时,西藏林芝的高原养殖业几乎是一片空白。
近年来,在广东省珠海市的对口支援帮扶下,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以米林市、巴宜区为重点,面向周边农户开展水产生产模式和管理技术培训,探索开展“公司+基地+农户”养殖合作模式,积极推广低成本、可复制的养殖模式和有市场、快长成、能增收的品种,加快探索建立高原渔业产业化发展联农带农机制。
7月27日,“遇见西藏·扎西德勒”第五届西藏网络影像节国际传播活动媒体一行来到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参观这里的农业种植园和渔业养殖基地。
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副部长格桑群培接受中国网外籍记者Panos Cubillo Alvaro Isidrode 的采访(中国网记者 秦金月 摄)
公司生产技术部副部长格桑群培介绍道,2024年公司完成樱桃砧木嫁接33300株、苗木嫁接10053株,销售各类苗木4540株,销售苹果32万斤、收入170万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高原渔业养殖示范基地养殖规模超过150万尾,并已在林芝和拉萨餐饮行业陆续上市;在珠海市援藏渔业技术力量的支持下,制定相关养殖技术标准6项,申请8项国家专利,已获得国家专利授权5项,为推动高原渔业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的樱桃采摘园(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
如何让养殖的鱼虾适应高原气候?技术团队研发出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操作——人工海水调配术:按比例科学补充矿物质及自制水果酵素模拟海水,让南美白对虾在“海味”淡水中自由生长。半絮团水质调控:给虾打造“五星级泳池”,营造生态健康家。与此同时,“微流水式可控养殖”“多层保温小棚养虾”等独门技术也形成了“1+1+N”养殖体系。
技术团队还探索出了“零排放”生态模式:养殖尾水经过三级沉淀、生物过滤后,直接变成农田的“营养液”。
樱桃采摘园里硕果累累(中国网记者 秦金月 摄)
这些年来,格桑群培带领团队不断完成果园升级,成功将果树的发病率降低至40%。2024年苹果、樱桃产量加起来达到40万斤。
中国网记者了解到,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率先突破了海拔3000米以上循环水养殖的技术瓶颈,特色产品“嘎玛苹果”、“嘎玛樱桃”也相继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标识认证。
生态养殖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品种的不断丰富,都为公司在生态养殖方面积累了更多成功经验,也为高原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记者 秦金月)
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的樱桃采摘园(中国网记者 秦金月 摄)
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的渔业养殖基地(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