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巨变写就新时代措美幸福答卷-新华网
大庆要闻 辉煌60年 西藏影像 大庆文艺活动 媒体看西藏 基层风采
西藏频道 > 正文
2025 07/29 15:58:27

高原巨变写就新时代措美幸福答卷

字体:

  谁曾想,海拔4400米的措美高原,老人能在暖阳下安享晚年融融温情?谁曾见,亘古荒原之上,灿烂阳光与凛冽寒风正转化为点亮未来的绿色电流?谁曾闻,传统牧歌奏响产业振兴最强音?谁曾盼,世代居住的土屋陋室,能蜕变为承载藏家儿女安居梦的温馨港湾?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辉煌坐标上,措美县,这座屹立于藏南的“高原之门”,正以一份饱含温度与力度的时代答卷,让幸福传奇的种子,在高原的风中落地生根,向阳生长。

  走进措美县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融融暖意扑面而来。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洒进来,71岁的扎西央金老人正倚在藏式沙发里小憩,身旁的护理员动作轻柔地为她整理着床褥。不远处的活动室里,几位老人或在崭新的台球桌上专注切磋,或在兴致勃勃地玩着藏式骰子,或在阳光房喝着酥油茶悠闲地聊着天,爽朗的笑声回荡在走廊。

  “过去啊,像我这个年纪的老人,日子可没这么舒坦。”扎西央金老人看着眼前的情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对记者说,“那时候啊,我们连个遮风挡雨的房子都没有,就一顶旧帐篷跟着牛羊到处走,夏天晒脱皮,冬天冻裂骨。现在住在这里,暖和、干净,有人细心照顾,顿顿热饭热菜,生病了马上有医生看,还有这么多老伙伴一起,能聊天、看电视、跳锅庄……这日子啊,真是比蜜还甜!这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  

  措美县民政局副局长白玛次仁说:“自治区成立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改善民生、兜牢底线放在首位。这座现代化的供养中心就是生动体现,它配备了医疗室、活动室、食堂,专业护工24小时值守,为老人们提供全方位的照护。目前中心集中供养了70多位像扎西央金阿妈这样的特困老人,真正实现了‘应养尽养’。”说到这里白玛次仁语气更加坚定,“我们已经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养老、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网,确保改革发展成果能够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每一位群众。”

  在措美县辽阔的高原上,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巨大的白色风车缓缓转动,构成一幅壮美的现代能源画卷。

  措美县发展改革和经信商务局工作人员豆拉本站在项目现场,充满自豪地说:“措美县日照时间长、风力资源丰富,发展清洁能源得天独厚。自治区成立60年来,我们的能源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过去的酥油灯、蜡烛,到小水电,再到如今规模化开发的光伏、风电项目,不仅彻底解决了全县人民的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富余的清洁能源还通过电网输送到更远的地方。”“这些项目不仅是‘光明工程’,更是‘富民工程’和‘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带动了本地就业,增加了财政收入。更重要的是,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大大减少了碳排放,守护了措美的蓝天白云和绿水青山,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贡献了措美力量。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力度,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随后记者来到古堆乡扎西松多村,探访远近闻名的“千只绵羊繁殖基地”和“百头牦牛繁育基地”。七月的噶尔当草原绿浪翻滚,清晨,扎西松多村的羊圈闸门一开,上千只绵羊如白云般涌向草场,不远处,黝黑如铠的牦牛沉稳如山,卧在丰草间反刍,巨大的牛角沉静地沐浴阳光。温顺的奶牛点缀草场,清甜的奶汁蕴藏着清晨的馈赠。忠诚的藏獒,蓬松毛发如狮鬃,警惕地巡视着领地,低沉喉音是草原安全的底韵。

  这丰饶的馈赠,正被勤劳的牧民转化为生活的甘甜。记者跟随着牧民索朗旦增走进飘着奶香的帐篷。清晨刚挤下的、带着草原清露芬芳的新鲜牛奶,被小心地倒入特制的木桶,随着千百次的捶打,最终分离出醇厚的酥油和洁白的脱脂奶液。而那脱脂的奶液,经过加热、点酸、过滤、压榨、晾晒,便成了雪白酸甜的奶渣(曲拉)。

  正在忙碌的索朗旦增放下手中的活计,热情地介绍:“记者同志看看我们传统手艺制作的酥油、奶渣,纯天然无添加,经常有人驱车几小时来买呢,有时候供不应求。”索朗旦增的眼中闪着光,“要说起变化啊,过去我们一家守着几十头牛羊,完全是看天吃饭。现在可不一样了!”他掰着手指细数:“加入了合作社,每月有固定工资,年底还能分红;基地引进了优质种牛和科学养殖技术,牦牛长得壮实,肉质也好;销路更不用愁,我们的高原牦牛肉现在都卖到拉萨去了!”  

  扎西松多村乡村振兴专干次仁白玛补充道:“这两个基地是措美县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标杆项目。我们采取了‘合作社+基地+农牧民’的模式,整合资源,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养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畜产品附加值。基地直接带动了101户像索朗旦增这样的牧民稳定就业增收,2024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28万余元。这改变了传统牧业‘小而散’的局面,让畜牧业真正成为牧民致富的‘金钥匙’。”

  在乃西乡乃西村,一排排崭新的藏式民居整齐排列,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五星红旗在屋顶迎风飘扬。这里是措美县农牧民安居工程和乡村振兴示范点之一。

  走进村民其米多吉家中,宽敞明亮的客厅、独立的厨房、干净的厕所、稳定的水电暖一应俱全。其米多吉高兴地说:“以前住的土坯房又矮又暗,冬天冷夏天漏雨。现在政府补贴帮我们建了新房子,坚固又漂亮,跟城里一样方便!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乃西乡党委副书记嘎玛群宗指着规划图说:“乃西的宜居房建设,不仅仅是盖房子,更配套完善了道路、饮水、垃圾处理、文体活动广场等设施,彻底改善了人居环境。安居才能乐业,住上好房子,农牧民发展生产、追求美好生活的劲头更足了。”

  从扎西央金老人安享晚年的笑容,到豆拉本眼中清洁能源带来的希望之光;从索朗旦增在现代化牧场里忙碌的身影,到乃西乡窗明几净的新居,措美县60年的发展成就,就镌刻在这一个个温暖的瞬间里,在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新时代的奋进故事仍在续写......

【责任编辑: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