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德勒“评委有话说”-新华网
西藏频道 > 正文
2024 03/19 11:19:45

扎西德勒“评委有话说”

字体:

  陈小波

  新华社领衔编辑、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九届主席团副主席、中国文联艺术研修院导师、南京传媒学院副校长兼摄影学院院长。

  三年前,我在玛曲草原见到藏族摄影师桑吉次仁。他带我们去了他们家的夏季草场。桑吉的哥哥、姐姐、妹妹的帐篷在草原上连成一片。这片草原被称为“中国最美的草原”。

  帐篷中的孩子,有的考上民族大学数学系、有的学画唐卡、有的放牧……每家的故事平淡无奇,但放在玛曲草原上惊心动魄。

  我们在草原上呆了不到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里,草原时而大雨磅礴,时而微风习习;时而阳光明媚,时而乌云密布。站在草原上,如同置身一个大舞台,身后的帐篷里,每个人都在演绎出属于自己的戏——再好的剧作家都编不出来。

  喜爱摄影的桑吉曾多次不远万里去参加平遥摄影节。在一群人的联展中展出他拍的《奔腾的马》《晾晒大佛》等作品。但因为作品没有特点,只能在户外的一块小小墙面展出。这样的所谓参展,实际上连个水花儿都没有。

  我问桑吉:桑吉啊,你为什么不拍你的草原你的家呢?这是你最熟悉也最应该记录的啊!这是你对家庭、对草原、对藏民族做的最有意义的事啊!

  那年,看那日松做的二十位民族摄影家拍摄的影像,我曾感叹不已:

  在映画廊

  我看到二十位民族摄影师拍出的

  带草野之风的百余幅影像

  情感深沉

  图像陌生

  细节饱满

  全贴着地面

  全讲诉自己的故事

  用的全是自己的语言

  

  那些充满赞美与恩典的图像

  与那些我们见惯的疏于个人经验

  空洞乏味的照片背道而驰

  

  这些图片绝不是用相机

  而是用灵魂与生命拍出来的

  他们拍出的是值得珍重的人世

  那里隐藏着一整套关于自己亲爱的民族

  独特生存方式和智慧的解释方法

  他们的摄影完成的是精神远游

  灵魂回家的过程

  

  这二十位摄影者配得上自己的故乡

  配得上自己伟大的民族

  他们再次温暖我的心

  擦亮我的眼

  

  我不停地想

  隔着千山万水

  五十五个少数民族

  到底还有多少这样的好摄影者藏在大山的皱褶里

  在我们完全够不着的地方

  

  如果你没有常识

  没有情感

  没有悲悯心

  没有对民族地区的热爱和尊重

  你就是去新疆西藏内蒙古一百次

  又有什么用呢?

  黄文

  中国图片社党委常委、副总裁、华赛评委。

  很高兴作为评委参加此次评选,也很享受与各位行业优秀同行浏览类别丰富的参赛作品、优中选优的过程。在摄影评选中,除了传统风格的作品外,一些具有新鲜视觉呈现特点的作品也非常引人注目。祝贺各项赛事的获奖者,祝比赛越办越好!

  杨浪

  资深媒体人,影像文化学者。北大新闻传播学院兼职讲师。享受国务院津贴。

  那是离海最远的地方,

  也是离天最近的地方,

  是人类文明史最古老悠久的地方,

  也是现代化发展最迅速的地方。

  西藏,她已是互联网信息传播最生动活跃的地方之一。

  车刚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理事。2007年获平遥摄影大展优秀摄影师大奖,2009年获尼康中国少数民族摄影金奖。

  扎西德勒,是藏民族最吉祥的祝福,西藏第四届影像节,用扎西德勒命名很有意义。

  今天的西藏,是经济建设发展最好的西藏;是多民族文化融合、传承、弘扬最好的西藏;是各民族和谐共存、生活幸福的西藏。

  此次影像节所展示的作品证明了这一点。

  觉果

  新华社高级记者,西藏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西藏,地球第三极。

  西藏用语言是说不清楚的,西藏必须仰望。影像,让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通过“影像节”,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能看到西藏多彩的文化和壮美的山川。

【纠错】 【责任编辑: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