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NICU顺利开展一例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华网
西藏频道 > 正文
2024 01/16 11:29:20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NICU顺利开展一例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字体:

  近日,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成功开展亚低温治疗技术,救治1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此项新技术的开展标志者医院危重新生儿救治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患儿为一名足月急产新生儿,出生时羊水胎粪污染,重度窒息,无呼吸、心率,四肢松软,复苏抢救后患儿心率恢复,在气管插管下转入新生儿监护室进行治疗。正当患儿状态开始平稳时,却逐渐出现了肌张力增高、四肢抖动和惊厥等临床症状,这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表现,如不及时治疗将来发生后遗症的风险极大!

  儿科援藏主任刘晓宇立即作出判断:该患儿的病史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有亚低温治疗的指征,需要即刻启动亚低温治疗。赵蓉主任立即与家属沟通同时组织儿科医护完善床旁头颅B超和视频脑电图监测等检查,除外患儿亚低温治疗的禁忌症。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边欧护士长率领护理团队启动全身亚低温治疗,亚低温治疗存在一定风险,患儿可能出现血压心率降低、凝血功能障碍、颅内出血、肾损伤等并发症,因此在治疗期间需要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护和细心观察,这是儿科第一例亚低温治疗患儿,大家不免有些紧张,刘晓宇主任严密观察患儿情况并守在床旁指导着各项治疗,加强细节管理使大家心里有底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儿科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儿情况及时复查凝血常规、头颅B超等,并进行动态脑电图监测。做好了应对各种并发症的预案。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亚低温治疗过程中患儿生命体征稳定,未发生任何并发症,顺利完成目标治疗,这是自治区人民医院首次开展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亚低温治疗,目前患儿已结束亚低温治疗1周,拔除气管插管改为无创呼吸机通气在儿科住院治疗,现各方面恢复良好。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亚低温治疗是指采用主动降温的方法,使体核温度降低到33.0~35.0℃,并维持72h,然后缓慢复温,以达到神经保护的效果。此技术的成功实施不仅能够显著降低HIE患儿的病死率,同时可降低存活者不良神经发育结局和脑瘫的发生率。

  在院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儿科积极引进各项高端设备,借助"组团式"援藏机遇大力发展医疗业务,前期培养的床旁头颅超声,床旁脑电监测技术及人员均在此次治疗中发挥出了作用,为该项技术能够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西藏自治区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单位,儿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更多的治疗技术积极运用于临床,为危重症新生儿的救治保驾护航,为广大患儿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纠错】 【责任编辑:达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