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域校园的“育苗人”

校长拉巴旦增30出头,看上去很年轻,如果不是特别介绍,第一印象真的很难把他和这所学校的“当家人”划上等号。课间操结束后,在他的引领下,我们参观起了校园,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花一木都精心设计。
漫步在校园内,每到一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民族团结氛围。古堆小学充分利用走廊、墙体,发挥老师和同学们的动手能力,精心绘制了民族文化墙,介绍各民族文化、习俗,从“面面墙壁会说话,一草一木皆育人”出发,让学生们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营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团结校园文化氛围。在阳光映射下,教学楼正面墙体上“端正写字、方正做人”8个大字熠熠生辉,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从各个教室传来,像动人的大合唱。
据拉巴旦增介绍,古堆小学现有教师12名,其中专职藏语文老师3名,全校共有学生71名,5个年级5个班。因为学生们的父母大多在广袤的雪山草地之间放牧,牧区与学校距离远不说,通行也十分不便,如果一天四趟来回接送孩子上放学,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路上,也不利于孩子们安心学习,所以古堆乡小学采用的寄宿制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农牧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并且,国家对寄宿制的学生实施了“三包”(包吃、包住、包生活学习费用)政策,古堆小学每月每名学生的补助标准是510元,大大缓解了牧民群众的经济压力。

熟络后我们才知道,这位年轻的校长竟然出自教育世家,有着十余年的教龄,爱人也在拉萨一所幼儿园任教。2020年,他从阿里地区革吉县亚热乡小学调到了古堆乡小学,并从一名基层教师成长为学校的领头人。
在同事眼中,拉巴旦增是一位年富力强、精明强干的好校长。与他一同进入古堆小学的次珍副校长分管教务,她告诉记者,拉巴性格开朗,工作积极,教学活跃,做任何事情都身先士卒、亲力亲为。虽然很年轻,但是考虑问题很周全,特别照顾老教师,对待学生也很有爱心,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就在交谈间,远处的拉巴旦增正在指挥几位高年级学生课间清扫校园垃圾。一位男同学正巧从他身边经过,很自然地伸出手与他来了个面对面击掌,然后嬉笑着一溜烟跑开了。那一刻,两人就像久别重逢的朋友一般......

阳光洒进教室里
“要让自信的‘阳光’不仅照进课堂,更要照到孩子们的心里!”,拉巴旦增一边带着我们逐一参观教室,一边回头与我们畅谈。他说,牧区孩子们的基础学习条件不够,家庭教育也不像内地那样渐成体系,学习起来差异很大,因此教育教学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一年级的白玛卓玛老师正在上汉语文课,授课内容是关于“天地人”的基础知识。对于今年刚入学的这些小朋友来说,课堂上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孩子们挺直着腰杆,认认真真的端坐着,听得津津有味。我推开门,蹑手蹑脚的走到了后排。教室后面摆放着一个偌大的热水桶,孩子们的饮水壶一字排开,整整齐齐地码在一旁,黑板报上用藏、汉双语文字工整的绘着“我要上学了”主题板书。
这时,坐在第一排,一位扎着花式发辫、身穿红色衣服的小姑娘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圆嘟嘟的小脸透着一丝高原红,两只大眼睛忽闪忽闪地,一板一眼地跟着老师诵读,认真可爱的模样格外有趣。我走到她的身旁,让她把自己的名字写出来,小丫头扬起下巴,清澈的眼神瞟了我一眼,然后害羞的低下头,用稚嫩的小手一笔一划的在我的采访本上写下“普布卓嘎”四个字。拉巴旦增说,针对一年级的新生,学校除了有任课老师管理学习外,每周还特别安排两位值班老师照顾他们的内务、洗漱等方面的问题,以此锻炼孩子们的生活技能,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隔壁的二年级正在教授藏语文课,德央老师点名让拉巴曲珍、普布次仁和次杰卓玛三位同学进行默写,3个孩子上台后,认认真真、一板一眼的在黑板上默写着刚教的藏语单词。拉巴旦增介绍说,目前,古堆小学每个年级每周都不少于六节藏语文课,另外还配齐了汉语文、数学、英语、道法、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目。每月、每季度校园都有相应的主题活动,像爱国主义教育、法制讲座、义务劳动、道路交通安全等等,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认知。
1993年参加工作的仁青朗杰老师有着30余年的藏语文教学教龄,先后获得西藏自治区乡村教师从教20年荣誉奖和乡村教师从教25年终身成就奖。他告诉记者,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来,非常重视藏语文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名基层藏语文老师,在多年的教学中,他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藏语文教学质量。
接下来的第三节课是学校新学期第一堂“红色故事”宣讲课,次珍老师提前做好了备课。通过“播放视频+故事讲述”的方式,她向孩子们声情并茂地描述了“小萝卜头”与“刘胡兰”的英勇事迹。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画面、一段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浸润着在场的每一位小朋友,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了红色种子。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室里,一点点照亮高原边疆孩子的心灵,照亮着他们的未来。
趁着孩子们吃午饭的时候,拉巴旦增带着我们参观起了学生之家。学生之家位于校园的东侧,紧挨着食堂,前后共有三排平房式建筑,设有宿舍、洗漱间、晾衣房等,设计合理、宽敞明亮。其中,宿舍有10间,男女生各5间,每间宿舍能住8名学生。宿舍通道设有应急消防设施,每间宿舍入门处张贴着“宿舍信息一览表”和“值日表”,上面有值班老师的照片及联系方式,还有每位学生的具体信息。床铺、被褥都是学校根据中央财政西藏教育专项资金统一采购,室内暖气、高原供氧机等设施一应俱全。





看着孩子们甜甜地进入梦乡,不经意间,就要说再见了。与拉巴旦增校长他们握手告别,我们结束了探访一天的古堆小学之行。在这个高原深处的牧区学校,我们感受到了西藏基层教育和一线老师们那如水滴石穿般的爱心、细心和耐心。在这里领悟的那份纯真快乐和美好校园生活,将被永久珍藏在我的采访日记本里。(徐森措美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