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要求,杜绝“节日腐败”,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着力营造节俭文明廉洁过节的良好氛围,某局召开节前廉政提醒会。该局后勤中心高主任把常态化的“廉政提醒”当耳旁风,“以公私不分为智”,违规驾驶公务用车办理私事,并用单位公务加油卡给自己的私家车加油,这种“开着公家车办着私家事”的行为也让高主任受到了应有的处分。
在另一则故事中,某局领导将节日前送礼的人拒之门外,但该局吴姓副局长“以受贿敛财为智”,把“四风”禁令当耳旁风,违规收送管理服务对象礼品礼金。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公职人员接受了人家的好处,往往就要满足对方的要求。这种具有目的性和交易性的交往,逐渐腐蚀公职人员思想防线,松动廉洁自律的“阀门”,容易引发违纪违法甚至犯罪,公职人员必须高度重视。
“恶不可积,过不可长”。两个典型案例以“卡”为线索,相较于巨额贿金、高档烟酒、名贵特产而言,一张加油卡、一张购物卡似乎如“毛毛雨”般“算不了什么”“不值一提”,殊不知,事物的发展总是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正所谓“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贪念毁名节”,“毛毛雨”虽不会一下子就把衣裳给淋湿了,但若不及时撑伞遮挡、寻地躲避,衣裳被淋湿那是迟早的事。
所谓“公车私用”,是指违反公车使用管理规定,不按照规定用途使用公务用车,将公务用车用于私人事务的行为。这里的“违反有关规定”,是指违反《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有关规定。一些党员干部把公车当成免费的私家车,驾乘公车执行公务过程中或往返途中经停第三地从事与公务无关的活动。
礼尚往来,是指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互有往来。我国是礼仪之邦,也是一个人情社会,亲友之间礼尚往来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传统习俗,有利于增进亲情和友情。但是,一些党员干部打着礼尚往来的旗号,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购物卡等,有的收受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财物。这样的行为就构成了违纪,要给予处分。具体给予处分时应根据各种因素综合考虑酌情处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持续整治,公车私用、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总体上得到有力遏制,但仍有少数党员干部顶风违纪,这也充分说明该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对此丝毫不能松懈。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应当保持清醒头脑,强化纪法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牢固树立纪律底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意识,带头遵守、执行纪律。